省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逐步取消的,在过渡期内对“两工”实行上限控制,每年每个农村劳动力承担的“两工”数量,2002年不超过15个,2003年不超过10个, 约束,提高乡镇财政运行质量。(五)加强农业税征收管理工作。各地要根据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按照税收征管法规,依率征税、依法减免,方便广大纳税人 ...
//www.110.com/fagui/law_72537.html -
了解详情
。村级道路建设资金由村民大会民主协商解决,乡级道路建设资金由政府负责安排。农村卫生医疗事业逐步实行有偿服务,政府适当补助。原由乡统筹费开支的五项事业支出 、建设任务重,决定全省用3年时间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两工”,2002年每个农村劳动力承担的“两工”不超过改革前的四分之三,2003年不超过改革前的 ...
//www.110.com/fagui/law_72303.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即: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 劳和义务工不得强行以资代劳。属于防洪、抢险、抗旱等紧急任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临时动用农村劳动力,但要明确规定动用期限和数量。除此之外,动用 ...
//www.110.com/fagui/law_72241.html -
了解详情
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以下简称“两工”)。2002年每个农村劳动力承担的“两工”要比税费改革前当地农民负担的“两工”减少1/3,最高 的原则,优化教育资源,适当合并现有乡村学校,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科学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教师队伍进行必要的整顿和压缩。实行教师竞争择优上岗, ...
//www.110.com/fagui/law_72200.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方面的承受能力,使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能够保障。(三)实行科学规范的分配制度和简便易行的征收 、抗旱等紧急任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临时动用农村劳动力外,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无偿动用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在取消“两工”的三年过渡期内还是取消“两工”后 ...
//www.110.com/fagui/law_7210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强行以资代劳,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各地要坚决执行。地方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一步到位,也 。精简和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坚决辞退代课教师,依法辞退不合格教师,压缩农村中小学校非教学人员,清退临时工勤人员。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职工 ...
//www.110.com/fagui/law_33219.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混乱局面,以至影响国务院对社会保险改革全局的部署。各地还应加强对本地区当前农村社会保险情况的掌握,将民政部[1991]186号通知的精神,落实到基层。 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轨道,适应农村劳动力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的基本政策和务工经商流动性大的特点,也 ...
//www.110.com/fagui/law_25279.html -
了解详情
很大。由于整个国民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放慢,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难度增大,农民从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也受到影响。在 体改革试点方案,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要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积极支持和配合搞好试点工作。要适应改革要求,及时调整 ...
//www.110.com/fagui/law_324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强行以资代劳,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各地要坚决执行。地方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一步到位,也 。精简和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坚决辞退代课教师,依法辞退不合格教师,压缩农村中小学校非教学人员,清退临时工勤人员。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职工 ...
//www.110.com/fagui/law_2919.html -
了解详情
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采取 ...
//www.110.com/fagui/law_8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