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上实行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原则,自诉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自诉案件的范围,将自诉案件分为三类,第一 被害人的近亲属虽有权以被害人法定代理人的身份提起自诉,但是需明确其法律地位,这时的法定代理人只是一个诉讼参与人,而非当事人,他虽有权提起自诉,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95.html -
了解详情
。法庭辩论中,公诉人与被害人、诉讼代理人意见不一致的,公诉人应当认真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不应与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生正面冲突。8.延期 执行活动是否合法。(二)法律监督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刑事诉讼法在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同时,还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
//www.110.com/fagui/law_2076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167条为鉴定而留置、《俄罗斯刑事诉讼法典》第203条、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第203条都规定了该项制度。一般由侦查人员或检察官提出申请 在强制医疗审查期间也回避与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沟通、交流关系,似乎在此阶段,可以不受理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乃至被害人的辩护、控告、申诉等繁琐事宜。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585.html -
了解详情
项证据,任由代表控方之检察官及被害人之代理人随便摆布之棋子。[5]而我国刑事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几乎与被告人相当。而恰恰相反, 起诉考验期内,犯罪嫌疑人违反了规定义务,或者有其它应当撤销暂缓起诉决定的事由,检察机关决定撤销缓起诉,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19] (3)以量刑建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097.html -
了解详情
,[4]给予被告人悔罪机会,并促成被害人与犯罪人的矛盾化解,这无疑为现代刑事诉讼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三)存在的现实基础--现实社会之客观互动要求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及委托代理人、被告人及其亲属或委托代理人可主动提出启用调解程序,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院应当予以准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73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并查阅案卷材料和调查取证,直接关系到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辩护职能的发挥。2012 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除极少数案件外,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 的,应当及时撤销、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被羁押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904.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轻微刑事案件和解,是指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本规定确定范围内的刑事案件,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行或在人民法院、人民 或者经办案人员建议后双方愿意和解;(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得到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谅解。三、程序和法律后果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十二条 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561.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可能以不同的身份参加诉讼:在法定的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以自诉人身份提起刑事诉讼,称为自诉人;在刑事 经济损失应由其本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得到赔偿。另外,如果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等而不能独立行使诉讼权利时,他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可以代为提起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1.html -
了解详情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五 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未成年人享有沉默权;对未成年人进行讯问时应当有监护人、法定代理人或辩护人在场;追究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583.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此条可以看出,犯罪人对被害人 我国刑事和解应遵循以下程序: (1)刑事和解的提出和受理 ①刑事和解的提出 刑事和解应由受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公、检、法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