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一次明确、清晰地提出法官具有释明职责即释明权。释明权,又称阐释权,是指法院为了救济当事人因辩论 有给付内容的判决,应告知当事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5条之规定申请法院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该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61.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和各项津补贴共五大部分构成。这种工资结构忽视了法官对社会承担的特殊工作职责,忽视了法官所付出的超常劳动量及对社会的贡献,将法官工资 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审判工作的特点,由国家规定。但实践中,法官的工资标准仍一直是参照国家公务员体系执行,未见有何《法官法》所规定审判工作特点起到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92.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的格局,正在逐步被打破。可以认为,法院承担的社会职责相对政府的一般行政部门而言,越来越重大了。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 -5倍丰厚的经济待遇,由此培育出的法官队伍使得他们忠于法律,忠于国家,忠于职守,始终保持执行案务的公正性和执行职务的廉洁性,自觉地践行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68.html -
了解详情
的独特性至少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合法性 从微观上讲法官的职责是按法律标准去裁判是非,法官在开始审理案件之前就对法律说三道四,那他就完全是越权。 时期,国家的根本政策也是不同的,而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根本政策的贯彻执行。农耕时代,农业收成关系国计民生,而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时,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21.html -
了解详情
着当事人来进行思维的。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笔者认为,不管法院的职责是什么,其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人民即当事人,围绕着为民服务,因此,当 的健全,实体的公正和程序的公正已经得到了保障,法官的队伍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执行难”的问题已经缓和,而“难执行”的问题却日益尖锐。因此,我们应该对“难执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6.html -
了解详情
职业保障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业权力无法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这是宪法赋予的职责的权利。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部分地方官员眼里,法院就是 ,法官的管理体制是地方党委管理为主,上级法院管理为辅,法院要严格执行《法官法》,加大对下级法院领导班子的考察协管制度,认真选配好一把手。要敢于坚持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9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规则》第1.2条规定的法院对基本目标的贯彻,第1.4条法院管理案件的职责,第3.1条第2款规定的强制出庭权等规则对许多程序上原由当事人主导的 撼,民事诉讼法领域甚至没有独立的证据规则及执行程序的单独立法,而且如果我国的新民事诉讼法仍坚持原则性、纲领性的立法模式,则法官在其中仍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5.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完全服从于法律。指望通过最高法院几次教育整顿便可以使法院院长及法官们秉公执行而不考虑地方领导的意志是徒劳的,这是要求他们在做超越人性的事 致。因此在改革时应对此问题引起重视,解决的途径就是加强独任审判员和合议庭的职责,弱化审委会的职能,使法官真正成为行使司法权力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法官职业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44.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虽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政治制度,但民法典并没有多大变化,变化的是执行法律条文的指导思想。拿破仑法典条文依旧,但内容却静悄地发生变化,所有这些, 、合理地解决。 可见,解决法律与其社会生活条件相协调的问题不仅属于立法者之职责,法官亦有许多事情要做。立法机关过多地修改法律会损害法律的价值,因既得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76.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政府应履行的重要职责。因此,要合理界定政府行为,减少司法干预特别是胜诉案件执行过程中的行政干预。政府要进一步提高信用意识 法官的整体素质,建立一个有着崇高地位和高尚品格的法官职业群体,使法官成为一个有着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阶层。 4、完善有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