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成为国内法、乃至国际法规范所着重控制和规范的对象。随着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日益紧密,对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也成为国际合作和协调的主要问题。中国加入 紧急措施加以固定和保存。这种规定显然是引入了“即发侵权”理论的结果。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中原来对“即发侵权”并无规定。原则上讲,只要侵权未真正开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73.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之一是过去体制的惯性影响。我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成果管理体制,转向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制的时间较短,人们还受过去成果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从而对 其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制度是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性规则,制度的缺陷会增大人们在知识产权活动中的交易费用,缺少激励人们实施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1.html -
了解详情
的地理标志不予注册的条款。《知识产权协定》第二部分第3节是关于地理标志的规定,体现在第22条至24条。我国原来没有专门法律对此问题作出规定,只是在《 不应影响各成员在使用的基础上获得权利的可能性”。这个问题也被认为是有关商标权与其他知识产权的关系问题或称为权利冲突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知识产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9.html -
了解详情
为主转化为以技术竞争为主。作为规范市场有序竞争的重要规则和市场经济必然产物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我国改革开放20余年来,特别是 设备等方面困难重重,很难开展工作;四是中央、省、市、县级版权局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尤其是地市县级版权局的职能不明确,与版权管理工作脱节、十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5.html -
了解详情
拥有的垄断权就不应是绝对的,无限制的,它要求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时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防止被不当的利用。正如,博登海默所言, ):《专利商标版权和工业品外观设计须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2. 著者法律文摘编委会:《透视域名商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 陶鑫良、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98.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能制止侵权活动的继续。知识产权侵权之诉如果适用停止行为之请求权,是不需要考虑行为人是否有过错的,但是可能与责任的范围有关系,主要是与赔偿损害的 请求权的保护原则,充分体现了该原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虽然我国通过对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修改的完善,已基本上满足了Trips协议的最低要求,特别是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85.html -
了解详情
和法律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规定了权利的具体范围和如何调整此种权利关系、保护此种权利的实现,也就完成了任务。而此种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排除了应当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这些国际公约本身就又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知识产权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设立和扩展开来。几部主要的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72.html -
了解详情
著作权登记办法》等。可以说,中国自1985年实施第一部专利法以来,已基本建立起一套公平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侵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中的各种具体的权利都有各自的属性,知识产权立法应当注意协调相互间的关系,确保各种权利得到有效的保护。例如,商标权和企业的名称权都属于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18.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权益和防止禁令失误,证据保全更为重要,适用的频率也更高。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中应当规定对证据的诉前保全。在以后的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中,都采纳了 证据,以致出现被告提供的证据的载体都有瑕疵,使得证据质证与保护被告商业秘密的关系失衡了,专利法有关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也因此落空。当然,为了防止扩散被告的商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81.html -
了解详情
。2.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二重性。知识产权具有财产和人身的双重属性,知识产权的人身权与原始取得知识产权的主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只能由原始创新主体享有, 犯罪客体的合法化根据非常重要,有利于完善立法和改善执法环境。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制度安排在先,意识形态滞后”状况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和经济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