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版)是当代中国经济法学最权威、最系统、最新颖的著作该书对主体是这样论述的。经济法的主体包括:1 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2 经济组织 ,3 事业单位 经济法原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版 第141页)中论到把经济法主体确立为反垄断者和宏观调控者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它表明不能简单地把民法商法的主体移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31.html -
了解详情
尼古拉?博多( Nicolas Baudeau , 1730 一 1792 年);在其 1771 年出版的《经济哲学初步入门,或文明状态分析》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经济法规 现象,分论中缺乏相关规定时也无从适用总论中的规定。例如在对经济法主体的研究:所有欲建立自己经济法体系的学者都对经济法的主体进行了论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37.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5],政府机关或成为市场管理机关,或成为宏观调控的实施机关,政府或者政府机关也是经济法的主体。但政府也可以作为民法、行政法和其他部门法的主体, ,也能促进生产。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指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生产者的利益,只有在能促进消费者利益时,才应加以注意。[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01.html -
了解详情
的转型,而且要将这种立法和实践中的问题与法理学和经济法的基本原理结合起来,对主体理论特别是经济法的主体范畴作进一步的提炼与超越。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 关系相对于私法关系,具有复合性,是一种复合法律关系。参见刘光华:《论经济法的分析实证基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6 年11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45.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7],政府机关或成为市场管理机关,或成为宏观调控的实施机关,政府或者政府机关也是经济法的主体。但政府也可以作为民法、行政法和其他部门法 . [5]李友根。 论经济法主体[ J ]. 当代法学, 2004, ( 1 ) :73. [6]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 条规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52.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关系”的共同性,决定了某些反映“横向经济关系”的一般特征的“主体-行为-责任”概念,可以为经济法和民商法所共有。参考文献:[1][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 法研究》,有斐阁1976年版,第333页。[13]吕忠梅:《论经济法的边缘性》,《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14][日]金泽良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经济法责任具有双重性,由本法责任和他法责任构成。即经济法责任既包括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的有关规定所应承担的责任,也包括同时违反其他法律相关规定从而应当承担其他法律 研究》2002年第3期。[8]相关论文如:顾功耘、刘欣哲:《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载《法学》2001年第2期;孔德周:《对经济法学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21.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呢?对此,经济法学界分歧较大:有的认为所有的经济管理关系皆属于经济法调整的范围(注:谢次昌:《论经济法的对象、地位及学科建设》,《中国法学》1990 政策、竞争政策是否得当,并认为对作为经济法主体的行政机关制定这些经济政策的行为进行控制是荒谬的(注:徐中起等:《论经济法与行政法之区别》,《云南学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22.html -
了解详情
和微观经济管理关系(或说经济组织内部管理关系)(注:见谢次昌:《论经济法的对象、地位和学科建设》,载《中国法学》1990年第6期; 《论新形势 ,管理的方式有两类:一是国家一般只是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作为企业的组织和行为规则,国家并不直接以一方主体身份参与该种法律关系;二是国家需要直接同企业发生经济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9.html -
了解详情
,在此处体现高效市场原则的最主要的的方面是,保护现存生产力,并进行高效率的改造,同时尽最大可能的保护私法的主体地位,而限制其乱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邱本。经济法原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张守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 [J],中国法学。2000(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