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右者。与薛氏一样,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考察经典,搜求古籍,整理旧案,阐发旧律之义。目的何在呢?对此,他们有一则说明:今日法理之学,“理固有日新之机,然新理者学士之论说 法政名著为宗旨,卢梭之《民约论》(《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之《万法公理》(《论法的精神》),以及约翰·穆勒之《自由原论》,斯宾塞之《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01.html -
了解详情
边界在哪里?与此直接对应的问题是,行政许可的正当性何在? 在现代法制社会,将权力限制在社会公共利益范围内,已经成为法学理论一个先验性假设,一个无须证明的公理,一个被不断追寻的法治理想。同样,作为行政权力的具体表现形式,行政许可的正当性和限度首先而且只能在于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3.html -
了解详情
了肯定的说法。这个案子法庭审理只用了25分钟,确实是快。但是你的作法的依据何在?谁给你这个权力?我们先不说这种作法的好与坏。但这种行为长此以往造成的 救济的手段。司法手段的结果及其过程如果不公正,那么这个国家、民族、社会就没有公理了。有人讲,一个官员的腐败只是树叶的腐败,仍然可以构成茂密的森林;政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80.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观察、总结之后所推导出来的结论呢?很显然,“所有权优先于债权”并非不言自明的公理,而是一个有待证明或者需要证明的判断,如果将其当作解决双重买卖问题的理论前提 既无实在法的支持,也不能给当事人带来诉讼上的实益,那么其意义究竟何在也就可想而知了。 应当说明的是,在双重买卖中,如果后买方的行为并非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44.html -
了解详情
投向宪法关于人的基本权利的规定,同时促使我们去思考,一般人格权作为渊源权,其根据何在?这即涉及下文所要考察的一般人格权在法理论层面的论点。 (二)法学理论层面 的,“相反,撇开对个人决定的制定法的和超制定法的限制不计,目的论的和公理学的规则有机会作为,这些规则显然不能在实质上具体地规定判决,但给予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87.html -
了解详情
然的条理上的责任阻却,但期待可能性何以能排斥责任?在成文法上的依据何在?都缺乏说明,故不无判决理由脱漏的违法。最高裁判所认为:以期待 与我国法律传统相背,也与国外大多数国家的立法相左,其原因乃是在处理“公理”与“人性”、“大义”与“亲情”的关系上,过多地强调了“大公无私”、“大义灭亲”。[78]但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8.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的是一种国家强权(和平时期最具有暴力性、强制性的国家权力),强权合乎公理才具有道义基础。刑法在保障国家行使刑罚权以惩罚犯罪、维护秩序的同时,又充分 情况;第二步,才进入作者本人的讨论;最后,还要有一个结论,说明作者的创造性何在。(注:参见徐有渔在“社会科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讨论会上的发言,转引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4.html -
了解详情
修正的,并非永恒的绝对真理;这个事实不断向人们提出以下问题:宪法最高效力的基础究竟何在?改宪的根据和条件又是什么?在做出回答之前,我们先考察一下国家秩序的构成 进行检验和调整,这样的思维模式显然与牛顿力学、欧几里得几何学那样的决定论以及公理体系大异其趣。问题是这种循环的秩序观能否与宪政设计相洽?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5.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修正的,并非永恒的绝对真理;这个事实不断向人们提出以下问题:宪法最高效力的基础究竟何在?改宪的根据和条件又是什么?此其三也。卢曼曾经指出,三权分立可以 条件。这样的循环性思维模式显然与牛顿力学、欧几里得几何学那样的决定论以及等级性公理体系大异其趣,也与凯尔森式的宪法秩序观有霄壤之别。以反思机制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司法审查制度在当代世界受到广泛的推崇,但它本来并非一条不证自明的公理。实际上,司法审查制度始终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1)按照哈林顿 异议时应该符合哪些要求,只有穷尽一切普通的救济手段之后才能诉诸宪法法院的判断标准何在?审判主体的资格要件是什么?如果设置宪法法院,应采取什么样的具体组织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