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有审判监督庭、立案庭、办公室、政工科等合署行使的。[19]管理方式既有微观评查、也有宏观评估。管理目标既有实体上的公正、程序上的高效, 与当代的信息传播视为同一阶段,予以论述。 [2]同上注。 [3]参见左卫民:中国刑事案卷制度研究以证据案卷为重心,《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 [4]信息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2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能间接实现刑事司法整体效率。刑事司法整体效率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审判准确地定罪量刑,即打击犯罪的效率;二是通过诉讼程序的抑制作用降低犯罪的 。同时,检察机关充当调停人主持和解,又行使不起诉决定权,不符合权力必须接受监督的原则。笔者认为,应根据刑事和解的本质,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和权力须受监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18.html -
了解详情
而使被告人在上诉之外另行获得的一种救济程序。[2](P288)它对我国刑事审判中死刑案件的慎重把握,保障被告人权利及维护程序公正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不同的判决是很有可能的。相对而言,最高人民法院处于刑事审判的最高位置,对全国的治安形势有全面的了解,担负着监督下一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任务,因而对可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67.html -
了解详情
最佳结合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相关问题进一步反省,并对如何从立法上进一步改革、完善其适用程序、监督程序等问题作些探讨。一、构建完善 嫌疑人、被告人逃跑,或者有串供、毁灭证据等妨碍侦查、审判行为的,可以直接使用拘传。对于拘传的程序,刑事诉讼法也没有作具体规定,笔者认为,应当根据近些年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3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能间接实现刑事司法整体效率。刑事司法整体效率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审判准确地定罪量刑,即打击犯罪的效率;二是通过诉讼程序的抑制作用降低犯罪的 。同时,检察机关充当调停人主持和解,又行使不起诉决定权,不符合权力必须接受监督的原则。笔者认为,应根据刑事和解的本质,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和权力须受监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96.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 奉行的是与最高人民法院不同的刑事政策(诸如可杀可不杀的要杀的政策),那就会与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相悖,也完全不符合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功能。 因此,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28.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般规则,但可规定释放时应保证在司法程序的任何其他阶段出席审判,并在必要时报到听候执行判决。我国侦查机关将被刑事拘留人羁押14天甚至37天的做法 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只需公安机关批准,不需要经检察院审批,缺乏必要的审查监督。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5.html -
了解详情
即勘验、检查、搜查、扣押以及留置送达法律文书。此外,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还规定辨认笔录应当由见证人签字或盖章,这意味着公安机关实施 。 [3]陈光中等:《从有罪到无罪由一起故意伤害案的证据说起》,载最高人民法院编:《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10.html -
了解详情
错误的裁判,发挥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审判监督作用。 总的来说,上诉审是对初审慎重的修正,是增加纠纷解决机制的程序上的正当性和复杂性,是对当事人权益的 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页172 [29]转引自黄荣康等:理性对待刑事二审改判问题,载《人民司法》2004年第5期。 [30]戴安伍德(美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而使人民监督员拥有启动或者改变案件诉讼程序的权力。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审判工作的会议纪要往往成为法官进行刑事审判的重要参考依据。 3.司法实践中的 遭到了贬损。 此外,由于隐性程序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容易滋生司法腐败,诱发司法不公,进而严重损害司法的权威性。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