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被拘留的人虽然需要逮捕但尚不符合逮捕条件的;(4)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 成为变相的以罚代刑。4、取保候审期限:规定模糊,重复计算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重复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9.html -
了解详情
释放,发给释放证明。逮捕。第69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 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众所周知,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中国存在着一种所谓的收容审查制度。这种制度最早是用于城市治安管理的一种行政措施。但后来演变成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5.html -
了解详情
了执法的严肃性。主要表现在:1、在某些刑事案件中,有的公安机关为解决刑事拘留期限短办案时间不够用的矛盾,“使用”行政拘留时间,以同一事实先将犯罪人行政拘留十五天 则要复杂、繁慢得多,时间也相对较长,适应对犯罪案件质量的更高、更严的要求。公安行政行为与刑事侦查行为所使用的法律文书也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830.html -
了解详情
并持续到其成年后第1天或乃至3天、4天等更长的时间,设若被告人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该被告人是列入未成年人犯罪,还是成年人犯罪?有观点认为,应按被告人成年 2011年7月22日,因涉嫌犯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刑事拘留,于2011年10月17日向法院提起公诉。因张某江的前罪行为跨十八周岁前后,在审理中,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10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化评价上下工夫,推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新发展,确保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改;职务犯罪侦查;战略调整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我国现行刑事 17 日。具体地说,对于被拘留的人,决定逮捕的时间,在特殊情况下,最长可以延长至 17 日。 完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一是明确取保候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354.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 (七)监视居住的期限 监视居住最长为6个月,期满或者监视居住的原因、条件已经消失,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监视居住的 通知后,应当自觉按时到达指定地点接受讯问。办案机关传讯的方式可以是拘传或拘留以外的其他任何形式。《刑事诉讼法》既然规定了被监视居住人受到传讯时有及时到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021.html -
了解详情
不超过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刑事诉讼法》第 69条)其法律后果是“先行拘留1日的可以折抵 ,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四类案件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 民法院决定。所以这段时间是和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427.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的话,那么时间可以长达1年的取保候审为什么又不能折抵刑期呢?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如果被告人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而之前他 )规定,对被盘问人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或者治安拘留的,其留置时间不予折抵。而根据1998年公安部《关于盘问留置时间可否折抵劳动教养期限的批复》,在办理劳动教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7.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笔者认为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一律规定为两年是不科学的。因为当事人诉讼完结之后一般都可以马上知道是否存在再审事由, 的法律,设立被执行人定期申报财产制度。对于拒不报告、虚假报告的报告人,可视情节不同分别给予罚款、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 (六)完善协助查询被执行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变更的;裁定减刑实质上是对执行期限的变更,而变更当然是确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原确定内容的重新确定罢了。 第三,减刑与普通刑事诉讼有无本质上的 减刑的审理同样直接关系到罪犯需要接受多长时间的羁押改造,对其人身自由及其他权利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与第一次的定罪量刑审判相比,减刑审理是国家对罪犯的第二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0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