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发现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可能忽略的问题是好事。有宪法学者认为部分民法学者在物权法起草过程有忽视宪法的相关规定的倾向[31],这样善意的提醒对于 与社会主义矛盾抑或耐人寻味的组合 违宪风波让笔者想起了日本学者冈村司的旧作《民法与社会主义》。民法与社会主义,到底是矛盾的组合,还是耐人寻味的组合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0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设定最低法律要求的强制性规范 内设型的强制性规范要解决的是民法典内部强制性规范与其他民法规范尤其是任意性规范的协调问题。此所谓民法典是指作为原则法的民法典而言的。 民事立法的主要参考架构,从远东的日本、中国到近东的土耳其乃至南美的智利和非洲的伊索匹亚,从三十年代的苏联民法一直到九十年代的中共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94.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建设刚要起步,经济的繁荣活跃需要充分利用商品经济的积极作用。这时开始制定民法正是国家重视经济建设、重视商品经济作用、重视法制的必然体现。但是,为时不久, 整部立法只有56条,无论比法国民法典的盟81条、德国民法典的2385条、日本民法典的1044条、苏俄民法典的569条,都简要得多。 3.它是调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82.html -
了解详情
教会法中首先出现了对物权(ius in re)和对人权(ius ad rem)的用语。 而近现代民法上的物权概念是由11-13世纪时期的欧洲注释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伊洛勒 类型作了系统规定。物权编立法例之后为许多国家如瑞士、日本、韩国的民法典所采纳。 初学民法时,我总以为物权与债权概念就象数学中正数与负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53.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对待,也意味着差别对待――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21] 近代民法[22]相对重视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因此平等原则主要体现为民事主体民事权利能力 和思想的体系。在范围上包括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日本以及旧中国民法等大陆法系民法,并且包括英美法系的私法。梁慧星:《从近代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53.html -
了解详情
了法律爆炸的局面,在传统的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各种特别法层出不穷,导致民法体系支离破碎,法典解构(de-codification)一时间成为反传统的思潮,判例法亦在较 与现代侵权责任法体系》,《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46]日本著名民法学者星野英一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在此期间,特别是19世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22.html -
了解详情
专有名词。19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在介绍欧洲法律文明时,该国的津田真道在庆应四(1868)年,把荷兰语的burgerlykregt译为民法。其荷语语词,是 解放出来的个人与国家直接相关(基于社会契约论)的思考方法相关联、把个人视为民法的惟一基础和目的的思想(作为契约哲学的意思自治原则是其一方面)。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91.html -
了解详情
和根源的总的或根本性的规则或原理。 关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对此研究比较多的主要是中国国内的学者和日本的学者,在许多民法学教科书和著作中, 月14日 关于雇工合同应当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问题的批复 (10) 梁彗星著《民法总论》高等学校法学教材 2001年5月法律出版社第2版,第48页 (11) 杨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81.html -
了解详情
价金之下 ,注重侵权行为之债的交易性 ,并体现私法自治原则 ,有其合理性。 德国式民法的责任就是违反债务的责任 ,承担责任的方式是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又称损害赔偿之 的中国、日本等各国 ,也都有这两种观念存在。[17] 本文以上引用的古代中国和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律与此结论是一致的。 近代一些国家民法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51.html -
了解详情
稳定的保护机能,促进我国民事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8412字。 [关键词] 民法适用;解释;适用解释;法官;保障机制 留给法官思考余地最小的法律是最好 的判例。 鉴于判例制度具有上述的特点,近年来,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等都注重了对判例的研究,判例在其法律发展的某些领域还承担着十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