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延长线上,辩论原则意味着从程序方面尊重当事人间接处分自己实体权利的自由。[6](P109)我国有必要根据民事诉讼特性,参照外国的合理规定,重塑辩论原则。[7]但是, ,上诉人无正当理由超过上诉期间却提起上诉,该上诉行为也能引起上诉审程序的发生,只是法院须以其违背强行规范为理由,裁定驳回其上诉。(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4.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这一趋势日益呈现出普遍性来。如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诉权上升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可以说,在事实上,所有国家都承认国民享有诉权(司法救济权),尽管 解决和民事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这就背离了国家设置民事诉讼制度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目的。如果从维护人权的角度来看,任何人不得无正当理由因同一争议而受到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2.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的配置。本文拟着重探讨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的情形下,代理律师在准备程序中的角色及其功能。由于社会分工的结果,一般当事人难于象律师那样精通法律,难于把握程序的 以适时提出为基本原则,法官有予以判断、审查之权利。审前准备程序至少要求当事人尽可能穷尽、明确所欲使用之攻击或防御手段,严格禁止未经准备程序之事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00.html -
了解详情
的困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长期以来,对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狭隘认识的结果。我国1982年宪法第129条和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 诉讼。第二、以概括式方式规定检察机关有权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第三、规定检察机关作为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时可免交诉讼费。第四、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09.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法理(学术界通说),辩论原则贯彻于民事诉讼程序的始终,在民事诉讼的全过程中当事人都有权利对诉讼中所涉及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进行辩论。这里的辩论 。在法国(1975年)、德国(1977年)、奥地利(1983年)相继对其民事诉讼法进行历史性和世纪性修改之后,日本也于1996年全面修改了实施长达百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0.html -
了解详情
了私法秩序即意味着保护了私权和解决了纠纷。虽然民事诉讼的诸多目的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但是,对于当事人而言,私权保护、纠纷解决则是其运用民事 ,苏力译,259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8]参见肖建国:《民事程序价值论》第8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9]参见刘荣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5.html -
了解详情
和民事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这就背离了国家设置民事诉讼制度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目的。如果从维护人权的角度来看,任何人不得无正当理由因同一争议而受到两 般的社会规范”,但是在法人类学家看来具有“制定法”性质和功能。按照这种理解和认识,“诉讼”和“法院”也存在于未开化社会。有关文献,参见[美]E.霍贝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4.html -
了解详情
词频频出现在教学、新闻报刊、判例及法律文件之中,“诉权”成了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法律用语;但另一方面,诉权概念却尚处于连专业学者都难以阐明或说清的状态 纠纷的角度看,诉讼法与实体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解决民事纠纷是民事诉讼的目的。民事诉讼是双方当事人对其纠纷进行动态的、能动的交涉过程,法院只是将这种交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0.html -
了解详情
特有的案件受理程序,使得“告状难”成为我国民事诉讼的一大痼疾。下面,笔者拟以一具体案例对当事人和正当当事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作一分析。「案例」1996年11 等作了约定。当月8月,晓庆公司与晓庆公司发行部签订《关于对发行部超额发行的奖励提成协议书》,约定晓庆公司委托和授权王建中全权负责《火》剧发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2.html -
了解详情
谈》,《法学新报》,第31—32期,1928年。19.张正学:《法院判断民事案件适用之法则》,《法评》,第249—250期,1928年。20.孙观圻:《 形成利益相对立的两造关系,彼此对于法院,同为民事诉讼的主体。狭义上的民事诉讼当事人,是得以自己之名,对于国家求为私权保护之人与其对造。他们之外,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