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理了银行卡发放工资,将工资直接支付到李某的银行卡上,这样就在李某与银行之间形成一种储蓄合同关系,李某凭银行卡享有请求银行支付存款及其利息的权利 占有及保管者。 其次,潘某主要是以欺骗的手段从银行取得财物的。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在于认定行为人主要采取什么手段从财物所有人、管理人、持有人的控制之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47.html -
了解详情
某办理了银行卡发放工资,将工资直接支付到李某的银行卡上,这样就在李某与银行之间形成一种储蓄合同关系,李某凭银行卡享有请求银行支付存款及其利息的权利 占有及保管者。 其次,潘某主要是以欺骗的手段从银行取得财物的。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在于认定行为人主要采取什么手段从财物所有人、管理人、持有人的控制之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23.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适用《刑法》第153条。所以,就《刑法》第153条与第152条的关系而言,主要不是如何区分两者之间的界限问题,而是需要确立一旦符合《刑法》第152 ,并取得了财物,便触犯了诈骗罪。这样,诈骗罪与盗窃罪产生了交叉。另一方面,为了合理地认定犯罪,刑法理论中提出了一些并不合理的区分标准。如主要手段是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0.html -
了解详情
处分行为和占有转移要解决的问题并不相同。处分行为的最大功能,是区分诈骗罪和盗窃罪,被骗者基于处分行为直接将财物的占有转移到了行为人手中(直接性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1991年3月12日《关于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获取钱财的案件应如何定罪问题的电话答复》、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11月6日《关于设置圈套诱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830.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认定乙将行李交给甲是基于认识错误的财产处分行为。因此,甲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甲没有实施任何夺取行为,也不可能成立抢夺罪。概言之,甲的行为成立盗窃罪,但 的占有和建立新的占有的效果。所以,秘密与否,并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 (十一)那么,究竟应如何区分盗窃与抢夺呢?我们似乎可以从抢夺罪的立法沿革中找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754.html -
了解详情
、冒用的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自费损失数额较大的,如何定罪?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应当以贪污罪、职务侵占罪论处。 (九)诈骗罪与盗窃罪如何区分? 答:盗窃罪与诈骗罪同为财产型犯罪,盗窃罪与诈骗罪在犯罪构成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432.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①笔者认为,这种定义有两个弊病:一是未将诈骗罪与使用诈骗方法构成的其他犯罪从定义上区分开来。例如,贪污罪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 等记名金融工具并使用的行为,不应硬性规定按盗窃罪论处,应分别情况对待,或者按盗窃罪处理,或者按金融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牵连犯处理。当然,在罪刑法定主义之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8.html -
了解详情
常常利用签订经济合同进行诈骗,因而往往使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交织在一起,不易区分。在审判实践中应当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 错误认识而自愿处分自己的财产的,则相对人的行为根本不构成诈骗罪。本文探讨的是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陷于认识错误是被害人处分行为题中应有之意,无需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10.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①笔者认为,这种定义有两个弊病:一是未将诈骗罪与使用诈骗方法构成的其他犯罪从定义上区分开来。例如,贪污罪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 等记名金融工具并使用的行为,不应硬性规定按盗窃罪论处,应分别情况对待,或者按盗窃罪处理,或者按金融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牵连犯处理。当然,在罪刑法定主义之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5.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包括毁坏、隐匿他人财物的故意。对此,我国有学者认为,这样的话,便不能合理地区分诈骗罪、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也不能说明为什么诈骗罪 的证据,但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往往会辩解其并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此时我们应当如何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就要坚持依靠行为人的客观行为表现来判断行为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5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