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权利也亟需宪法的认可。”[44]而新的权利实际上也是新的自由,“这些新的自由是具有经济和社会性质的权利,其特点包含了集体的尤其是政府的。这些权利 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10]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291-295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66.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我国宪政建设中的重要议题;而宪法司法化的前提必须是健全、完善的宪法实施程序,当然,其核心是确立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注释①《民治政府》 。美国经典案例解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3]焦洪昌,李树忠。宪法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谭君久。当代各国政治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1.html -
了解详情
其结果是国共分裂和国民党完成国家统一与党国体制的宪法建构。然而,虽然同受列宁主义影响,但两党之宪政规划存在结构性差异:国民党之接受党国体制仅仅限于 世凯迅速镇压了此次革命,并下令通缉孙中山。孙中山从民国国父一下子变为民国政府的通缉犯,共和革命之成果付诸东流,二次革命中国民党纪律涣散,不堪一击。从不久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102.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点,在大革命中,两者位置发生互换,学者开始当政,政治家在政治上靠边站。此时的学者主导了大革命领导权,以创造一个全新世界作为崇高目标,即以革命(即以理性 ,而非制定宪法,结果权利没有宪政体制的制约,或者说权力也只能以权利的方式出现。美国革命者在革命时期就仅仅关注权力,一心想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同时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31.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第一,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而性恶论是基督教文化的理论基础。根据基督教《圣经》中的神话,由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园中分别善恶 作用,这正式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在宪政发展过程中由小到大变化的内在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美国宪法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三)多元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074.html -
了解详情
了社会革命,但在追求一个“有限政府”的目标上,宪政主义者同样是积极的“立宪主义”者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尤其在身处反自由的价值传统和政治现实中,宪政 我们社会变迁这么快,频率高一点很自然,单纯看修正案的频率,歧视这并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美国的宪法修正案只是补充修正个别条款,不修正“奉天承运”那一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过程,尤其是行政程序法的宪法基础,论述不多,或不够充分。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宪政是中国人的一个梦想,对宪法岂可漠视?本文试图沿着 与国民权利意识、自治意识等宪法意识的增强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发展。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力图建立国民对政府的信赖,保证行政综合管理,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98.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抽象的道德原则并以这些原则作为参照来限制政府的权力。[22]德沃金要求法官发现隐藏于宪法整体中的道德原则,并将这些原则付诸实践。我国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的 ]另一类是类推解释法,即对需要进行释义的条文比照最相类似的宪法条文的规定进行释义。参见莫纪宏:《宪政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27.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原则1.诚实信用原则与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宪法的首要原则,是现代民主国家推行宪政必须以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之一。公法诚实信用原则是基于社会契约理论而 规范国家和政府行为为己任的诚实信用原则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由此成为公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三、诚实信用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宪法适用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6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共和国赔偿法》,标志着我国从“权力政府”到“责任政府”的转变,成为我国宪政和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国家赔偿法》的实施已近十年,在保障依法 遭到恣意践踏与破坏,国家赔偿制度荡然无存。甚至在1975年的宪法,没有规定国家赔偿制度。而1978年宪法也因“文革”余波未息,也未能对此作出规定。1982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