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人由于“物质交换”原理所遗留下的数据资料;电子书证则是指以其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子证据,如当事人所签订的电子合同文本; 以下问题。例如:计算机犯罪案件中由于“物质交换”原理,非法入侵者入侵计算机系统所留下的数据记录;电子商务中当事人所通过EDI签订的合同;无操作权限的人是否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1.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极力论证中国现有的法律和所加入的国际条约在立法精神上是否支持沉默权制度,以及需要哪些制度来保障沉默权的落实,从这一意义上说,二者的制度分析就有些不得要领 将赌博、卖淫等所谓的无受害人行为相对合法化)。社会对个人的治理资料(典型的如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复式记帐薄),无疑为国家的犯罪侦查提供了大量的线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于其中的等包含哪些证据材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原则、发展性原则。[45]例如,《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即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51.html -
了解详情
讯问内容进行删减,而如果边问边记,为了满足记录的需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复讯问某一犯罪事实的情况,犯罪嫌疑人可能就此捕捉到侦查人员尚未掌握的事实, 是真正将整个讯问过程置于阳光之下,保证监控没有死角,保证影音资料的连贯性、完整性,形成封闭的监控证明锁链。[33] 第三,审讯、录制、保存分离。录音录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3.html -
了解详情
和个人,有义务按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 第一百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按照 的,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查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综上,法官的当庭认证其实就是对控辩双方都无异议的控方证据予以确认。由于书记员已经把双方没有异议的情况记录在案,所以这种当庭认证并没有实质意义。 通过上述 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有罪证据如此,无罪证据亦然。 在刑事错案中,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无罪的证据是客观存在的。其中,有些是没有被发现和提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60.html -
了解详情
把自己视为一方当事人出庭。他应当公正无偏地向法庭展现构成控诉案件的全部事实,并应当在本案可能出现的所有法律问题上协助法庭。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客观义务原则正确反映 几十个小时,但讯问笔录往往只有几页或十几页,原因就在于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陈述进行了筛选,只记录证明有罪、罪重的供述,而不记录证明无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594.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于是各种特殊的侦查方法应运而生。诱惑侦查,就是被实践证明为破获此类高难度案件的有效措施之一。所谓“诱惑侦查”(Encouragement),是指 有无犯罪倾向为依据的“主观标准说”,二是以诱导行为本身性质为判断标准的“客观标准说”。[5]按前一种标准,如果认为侦查属于“陷阱”,需要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6.html -
了解详情
,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对于被害人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是否就是犯罪嫌疑人负有完全责任,则不尽然。有的被害人死亡与医疗行为的误诊、漏诊或治疗失误 软件”中完整出现,方便司法鉴定得出有效结论。自身保护的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有较完整的“源软件”设计资料,包括各种版本的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程序、软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471.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性的属性。[4]依据我国法律,有关罪行轻重量刑情节的事实是审判过程中需要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法定要件事实。量刑情节有法定和酌定情节两种。其中,犯罪分子的 限制,而判决前的人格调查则可以为法官提供罪犯的基本个性、社会环境、犯罪记录等重要信息,法官从而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是否采用社区矫正。[50]所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4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