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在指导思想上,不再片面强调打击犯罪,而是强调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结合,并在具体制度和程序上加强了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保障。 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两高的《解释》表明了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程序公正的理念,在确立非法证据的效力上得到了有限的适用和刑事诉讼证据客观性、相关性与合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99.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的目的观;两者并不矛盾。提出,为了实现我国刑事诉讼目的,体现刑事诉讼价值,必须完善现行刑诉法;设置科学合理的司法体制;使司法人员真正树立法律至上、公正 一基础谈惩罚犯罪,必然使这种惩罚成为恣意横行的专制。 第二,公正与自由的关系。自由在刑事诉讼中就是指刑事诉讼参与人享有较为完备的诉讼权利并得到相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6.html -
了解详情
96条第2款规定:受委托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这时证据开示的范围仅是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2、在审查起诉阶段,《刑事诉讼法》 起诉以后预审以前进行,正式开示则在预审程序中进行。我国刑事诉讼中由于没有预审程序,所以实际上只能进行类似于英美的非正式开示。这样,为了保证证据开示的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6.html -
了解详情
滥诉,保护所涉犯罪嫌疑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于保障办案经费便于法院及时有效地开展案件调查。 笔者认为,被害人司法审查申请制度的设立对我国刑事诉讼具有重要的 审查申请制度中有关被告知权、答辩权以及依法限制被害人滥诉,要求被害人对可能造成所涉犯罪嫌疑人的损失进行担保的规定,都大大增强了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02.html -
了解详情
滥诉,保护所涉犯罪嫌疑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于保障办案经费便于法院及时有效地开展案件调查。笔者认为,被害人司法审查申请制度的设立对我国刑事诉讼具有重要的 司法审查申请制度中有关被告知权、答辩权以及依法限制被害人滥诉,要求被害人对可能造成所涉犯罪嫌疑人的损失进行担保的规定,都大大增强了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9.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地惩罚和保护被告人,却对犯罪所涉及另一个的人利益熟视无睹,这难道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吗?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在程序中 ,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犯罪嫌疑人身上,而遗忘了因犯罪而遭受巨大人身、财产损失的被害人。甚至有时在我国,法院没有调查清楚被害人的身份情况下就开庭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9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下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诉讼权利不断扩大的历史,也是被告人从诉讼客体向诉讼主体演化的历史。然而人们在为被告人地位提高而努力奋争或为 地惩罚和保护被告人,却对犯罪所涉及另一个的人利益熟视无睹,这难道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6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时,是否首先表明身份、交待权利义务,是否告知犯罪嫌疑人申请回避、聘请律师等诉讼权利;审查讯问的时间、地点、人员是否与其它证据矛盾,如讯问时间与指认 深入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公、检、法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行为,以更加准确地打击犯罪、保护人权。 【作者简介】 袁素华,单位为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968.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了犯罪案件,犯罪行为是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为以及罪行轻重有关的事实)才有可能成为瑕疵证据。瑕疵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因而 作这样的明确规定呢?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国情还不允许作出这样的规定,在现阶段我国刑事诉讼的目的仍是以惩罚犯罪为主。(2)该说不符合世界潮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84.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或许较之刑罚处理结果会好许多,也可以避免诉讼中检察官和法官均认为对本案的判决社会意义不大但仍然不得已而为之的尴尬情形。那么,如何以一种非刑罚的 分为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我国对公诉采取的法定起诉主义为主(指犯罪嫌疑人依法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检察机关就必须对他起诉),起诉便宜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