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公布制度等等,都尚未建立,因此,制定统一的行政许可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许可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制定行政许可法已经列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希望这一 主要制度有报告工作制度、执法检查制度、审查批准制度、备案检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等,最近通过的行政复议法所建立的行政复议制度,也可认为是层级监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71.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受理许可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一)对符合条件的许可申请应当受理而不受理的;(二)对按规定应开具受理 ,批准人负直接责任,听证主持人不承担责任。第二十三条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过错后果发生的,复议机关负责人负重要领导责任。第二十四条两人以上 ...
//www.110.com/fagui/law_345617.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追究行政过错责任:(一)对符合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应予受理而不予受理的;(二)对不符合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但未按时书面告知申请人的; 有错误,审核人、批准人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未予纠正,导致行政过错后果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审核人负主要领导责任,批准人负重要领导责任。第 ...
//www.110.com/fagui/law_337230.html -
了解详情
过错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惩处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范围第七条实施行政许可管理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后果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第二十四条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过错后果发生的,复议机关负责人负重要领导责任。第二十五条两人以上故意或 ...
//www.110.com/fagui/law_328408.html -
了解详情
受理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但未按时书面告知申请人的;(三)未按规定转送行政复议申请并告知申请人的; (四)未在法定期限内做出 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致使审核人、批准人不能正确履行审核、批准职责,导致行政过错后果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第十五条 虽经审核人审核、批准人批准, ...
//www.110.com/fagui/law_178490.html -
了解详情
,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惩处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范围第七条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管理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第二十三条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过错后果发生的,复议机关承办人负直接责任,审核人负主要责任,负责人负重要领导 ...
//www.110.com/fagui/law_158232.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的;(七)对申请事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在法定期限内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八)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的;(九)非法设立有偿咨询程序或者附加其他条件的; 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第二十三条行政复议机关改变或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过错后果发生的,复议机关负责人负重要领导责任。两人以上故意或过失 ...
//www.110.com/fagui/law_134165.html -
了解详情
强制行为。第三,在少数情形中,公民对行政权威的藐视还可能针对行政不作为。例如,行政机关对公民的行政许可申请予以拒绝或者根本不予答复,公民径自实施法律 之诉,保障救济渠道畅通。在妨害公务引起的行政处罚、刑事追诉或者国家赔偿案件中,需要法院和复议机关认真对待公民的抗辩。最高法院可以发布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008.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主要有:相邻权人、环境权人、竞争权人、行政复议决定中的利害关系人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的第三人、受害人、顺序权人等,还有因要求行政许可 依据适用则不属于证据,无需适用证据规则,而应适用法律适用规则。行政许可案件的质证应当遵循行政许可法的特殊性,注意证据质证中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庭前证据交换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43.html -
了解详情
不予受理的;(二)对不符合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但未按时书面告知申请人的;(三)未按规定转送行政复议申请并告知申请人的;(四)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复议 过错责任人。第十七条因批准人不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批准职责,致使行政过错发生的,批准人为行政过错责任人。第十八条上级机关改变或撤销下级机关的行政 ...
//www.110.com/fagui/law_2252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