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条件。 第二,司法解释可以规定客观处罚条件。我国《刑法》第3条前段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有学者认为,这是关于积极的 、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51)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411.html -
了解详情
无期徒刑的假释门槛、新增重罪累犯不得假释的规定、延长死刑追诉权期限;增设死刑案件强制上诉制度,等等。 【关键词】死刑立法;死刑司法;死刑控制;启示 【写作年份】 之。预备犯第一项之罪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条是关于杀直系血亲尊亲属罪的规定。也就是说,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典在2005年修正前,未满18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197.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穿梭于当事人双方之间,更有效地促进和解的达成。 对辩护律师而言,在刑事和解中发挥主动性也是职责所在。和解在司法解释中已被确立为法定从轻情节(将 、定罪量刑、监管改造等各个执法环节,形成工作机制。认真研究依法正确适用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措施,减少关押数量,促进罪犯改造。 [13][加]肯特罗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822.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弄清法律文本的真实含义,而且更重要的是判定什么样的司法裁判能为当下的社会所广泛接受和认同。{21}刑事法治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公众的认同 或直接责任人员还未服刑完毕,如果单位再次犯罪的,同样可以构成单位累犯。 (三)单位累犯成立之后缓刑与假释的适用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44.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弄清法律文本的真实含义,而且更重要的是判定什么样的司法裁判能为当下的社会所广泛接受和认同。{21}刑事法治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公众的认同 或直接责任人员还未服刑完毕,如果单位再次犯罪的,同样可以构成单位累犯。 (三)单位累犯成立之后缓刑与假释的适用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2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司法机关。 需要注意的是,本条第三款所谓司法机关,实为公安、司法机关。 域外法治国家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偶 提出书面意见。 在立法用语上,第二百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一语过于口语化且颇为拗口,建议删除时候两字。 结语 立法技术不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37.html -
了解详情
即公民权。人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不但是公民权的创制基础,而且可以解释没有公民资格的外国籍受刑人和无国籍受刑人的权利来源问题。所以,受刑人权利作为公民权时, 执行的批准权和释放权等等。关于减刑、假释等项刑罚变更执行的权力归属和运行机制问题,自行刑独立并且受重视之后,围绕其究竟属于审判权、还是行刑权,长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8.html -
了解详情
进而关系到刑法效力达致与否。我国现行刑法中,各刑种之间实际刑度不太衔接,它在司法实践中已带来不少问题。因此,对其进行适当修改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这个 ,无期徒刑的最低实际刑度就应为15年。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对于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如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服刑二年以后,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8.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检察院或者法院应当及时处理。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报请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 的,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都有明确的规定,上述五种罪犯全部由公安机关执行、考察和监督。 但存在缺陷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83.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行为,而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我国司法解释《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明确规定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这符合我国以 执行过程中,看被告人赔偿不足差额的态度,作为其减刑、假释的条件予以考量。如果被告人积极赔偿了下余的差额,则予以减刑或假释。否则,执行原判刑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