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还面临着到底是强调正义还是强调效率的价值选择。因此法理学和刑事诉讼法的衔接至关重要。 还有民事侵权和刑事自诉的关系问题。传统上对民法和刑法的关系方面采取的是二分 三,禁止双重危险与一事不再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不利的审判监督程序经常启动,既违背人权保障理念,又有损法的安定性和既判力,这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0.html -
了解详情
诉审同一原则。所谓不告不理,是指刑事审判程序的开启以检察官提起控诉为前提,法官不得不诉而审或者自诉自审,这实际上是要求承担控诉职能的检察官来 仍在判决中任意变更检察院起诉指控的罪名。[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6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59.html -
了解详情
。[13]其中,主张刑事和解的前提应是案件事实清楚的学者的理由如下:公诉案件的利益争端存在于加害人、被害人和公共政府之间。与自诉程序以纠纷解决为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也仍然是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内容。 是否承担民事责任能否作为刑事和解的客体呢?我们认为,既然民事责任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而民事权利是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92.html -
了解详情
。[13]其中,主张刑事和解的前提应是案件事实清楚的学者的理由如下:公诉案件的利益争端存在于加害人、被害人和公共政府之间。与自诉程序以纠纷解决为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也仍然是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内容。 是否承担民事责任能否作为刑事和解的客体呢?我们认为,既然民事责任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而民事权利是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8.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措施后,即便律师依法定理由提出变更为取保候审,也很难得到准许。 《刑事诉讼法》第38条和1997年《刑法》第306条专门规定了律师毁灭证据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可以提起诉讼,也即如果当公诉人不立案或作出不起诉决定时,被害人可以启动自诉程序。但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05.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过程。为了避免认识错误的发生,就必须有一套机制加以保证。为此,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 保证刑法的高效实施。比如期限制度、简易程序制度、自诉案件的调解制度等,就直接发挥着这方面的作用。 由此可见,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的确非同一般。如果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34.html -
了解详情
、劝解工作,说服双方就经济赔偿标准、赔礼道歉等事项达成协议,从而促使被害方放弃追究刑事责任的纠纷解决方式。(3)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模式:司法机关对于那些加害方 和解与人民调解的衔接机制;在刑事和解背景下,再造自诉案件的调解、和解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程序;确立检察机关对刑事和解的法律监督地位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29.html -
了解详情
七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制订,供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刑事自诉并提起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过程中,在 结果则应作相应改动。三、按本样式制作判决书 时,注意参阅一审公诉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用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以及一审自诉案件用的刑事判决书样式及其说明。...
//wenshu.110.com/wenshu_6434.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依据 我国没有严格的恢复性司法模式,只在刑事诉讼的部分程序和环节有间接的、近似性的表现,如刑事自诉案件的允许和解、撤诉,公诉案件轻微犯罪的不 事后的监控,对社会关系的是否修复进行考察,对被告人非真诚悔罪的,可以启动诉讼程序。 2、必须增强社区的参与力。恢复性司法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实现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1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法定证据要件的掌握,取证工作要到位,证实犯罪要有力。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办案程序规定,不能为了从快剥夺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更不能为了从快而采取刑讯 规定的不起诉,其对象仅限于不需要判处刑罚和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而刑事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可以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被告人进行和解,撤销起诉,法院在审理自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