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特色。[5]不过,由于政府的坚持,议会制定的法律神圣不可侵犯还是被作为第115条写进修订后的宪法中。此后的荷兰宪政发展史被索贝克一 是通过政治辩论和民主程序而不是诉诸法律;(5)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不是通过对政治程序进行规范性限制,而是通过政治程序(political process itself)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56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不再有权作出判断,来规定应当如何治理那种宪政[13]。 洛克的逻辑很清楚。人民是政府的权力来源,如果政府行使权力违背了人民利益,则人民可以收回授权, 与第2条第1款之中,而主流的宪法理论和主导性的宪法判例虽然均认同二者共同处于由基本权利所形成的那种客观的价值秩序的核心地位,但认为前者构成了后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667.html -
了解详情
来规范和限制国家权力的,举凡控制、约束政府权力一类的观念、制度和政治实践也因宪法而得宪政之名。{4}此时的宪法和宪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宪政国家。 【作者简介】 杨添翼,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 【注释】 [1]章渊若(1904-1996),江苏无锡人,毕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147.html -
了解详情
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民间性,即这些组织以民间组织形式出现,不隶属于国家权力系统,不代表国家或者政府的立场。二是公共性,即它们不以获得某个个体的利益为 社会组织,其内部完全按照三权分立制衡的宪法原则来运行,充分体现了宪政的精神理念。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或者单行的社会组织法来规范社会公权力机关的组织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5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发展。[51]陈端洪教授则认为:(1)法院可以审查政府的行为是否合宪,但不能审查党的政策和人大的法律、法规和决议;(2)改革法规备案审查室,公开审查各级 的重要意义》,《法学杂志》2004年第3期;翟小波:《走向宪政的决断解读2004年的宪法修改》,《月旦民商法杂志》2006年第12期等。 [3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69.html -
了解详情
性的基础,而国民基本权和自由的真正保证还得依赖普遍性的人权深深浸润到主权者制定的宪法和法律之中。 人权经由宪政和法治从道德形态转为法律形态,确认国民的 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8] 陈文政:《政治义务论--政府的义务和人民的服从义务》,载台湾《东海法学研究》第10期。 [19] 【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002.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属于外生外发型,选择了强制借鉴型的宪政道路。但单就目前法律监督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情况看来,似乎宪法条文规定显得很粗放,比较原则,在具体实施 的行政管理中也大量引进绩效考核。(参见: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93.) [6]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981.html -
了解详情
来确定人民与政府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个契约就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而税收是社会契约得以存在和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纽带,也就是宪政得以存在和 .cn/data//detail.php?id=5248.20080820. {4}张守文.税权的定位与分配(J).法商研究,2000,(1):4445,4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714.html -
了解详情
文件之中。这些文件都提到了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的分离以及每一种应该贯彻的分离。 中国的宪法试图建立一种环境,使政府的下述两个方面能够结合在一起:(1) 运动三个代表才对中国的宪政和法治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个代表为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器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基础,一种坚实的宪法基础。然而,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95.html -
了解详情
中关于宪政理论乃至宪法文本的有关探讨仍显薄弱。 [9] 前引1,第10页。 [10] 前引1,第10页。 [11] 周振超:《当代中国政府条块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506页。 [15] 任进:《中外地方政府体制比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页。 [16] 有学者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