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解决纠纷,增进团结。 (二)它有利于增强当事人和群众的法制观念,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当事人在调解中的活动主要是陈述事实和理由,审判人员的活动主要是查明 防止当事人无休止的调解拖延诉讼,为提高诉讼效率,应规定调解期限,调解期限以10日为宜。 (三)规范法院的调解方式。我国民事诉讼及相关解释并未规定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713.html -
了解详情
银、陈关奇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于2010年8月9日作出(2010)厦刑初字第30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在法定期限内,附带民事判决部分没有上诉,已经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 ...
//www.110.com/panli/panli_18848143.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民不告,官不理。 告是理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告就没有理,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 理是告的必然延续,法院不得拒绝裁判,人民法院对任何告诉都应从 有错误的,也应予以纠正。一审判决书中明确告知了当事人权利:不服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享有上诉的权利,以及不上诉的法律后果即不上诉则表示服判。如当事人在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599.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的损失大于取证保护的利益,法律应允许被申请人在收到取证令状后于规定期限内提出异议。对此异议可有两种制度安排,一是由书记员审查异议是否合理 权的必要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26(5)6669。 [2]林婉婷.民事诉讼中的法院取证制度名义[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89.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若干规定》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 作了有益补充,主要体现在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部分:1 设置证据交换制度 。立法必须规定庭前交换证据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在审前法定期限内,双方当事人必须交换各自所有的 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和信息。当事人予以使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7.html -
了解详情
从我国的立法规定来看,证人出庭作证首先表现为一种义务。 2、证人出庭作证是民事诉讼中查明事实真相的客观需要。美国证据法学者麦考密克(MCC0YMICK)曾经指出: 会大大改善。证据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就这一规定而言,还应注意几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31.html -
了解详情
下,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若干规定》,赋予人民调解协议书以法律效力,从而也为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程序相衔接打下重要的基础。2.人民调解协议的制定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 。确因特殊原因不便接受委托的以及无法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完成调解工作的,应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法院,由法院作出相应决定。3.和解协调制度新《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46.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杨朝泉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被告人杨朝泉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马金香、巫瑞强、巫瑞婷丧葬费12851元、死亡赔偿金359220元,合计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五十五条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 ...
//www.110.com/panli/panli_553506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价值包括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率等。实体价值主要体现为实体公正。通常所谓的诉讼公正或司法公正,实际上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所谓实体公正,通常是指法院裁判结果 。民事诉讼中充满了诸多价值之间的冲突,如谋求真实与追求效率之间的冲突、追求实体真实与维护程序公正之间的冲突等。譬如,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超出举证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10.html -
了解详情
第113~119条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审理前准备阶段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⒈ 在法定期限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限期被告提出答辩状,并在法定期限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民商事审判方式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如何规范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 ⒈ 确立专门送达制度。在法院内部成立专门执达队伍,从事各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