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当事人启动的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重新进行审判的诉讼程序。 司法公正,进而维护司法权威是审判监督的第一位的职能。我国现行的申诉制度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必须先向原审法院提出,不服原审法院的判决才能再向上级法院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23.html -
了解详情
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检察机关不立案、不追究的,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第三项是被害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其中对不立案提出 要求不相适宜。赋予被害人上诉权,还可减少刑事终审裁判后的申诉现象。权衡利弊,为了既避免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可能产生的弊端,又能加强对被害人作为诉讼当事人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2.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人所提申请不能成立时,即可驳回申请人的申请,在此情况下,一审法院的判决随即生效。上述这种特殊的三审终审的设置,是旨在解决简单类型民事案件在审理 立案后转有关庭(办)处理。审查不服最高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各类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审查不服高级人民法院复查驳回、再审改判的刑事、民事(不含知识产权、海事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5.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在收到判决书后,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这也是被害人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被害人的刑事申诉, 的举证缺乏罪证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法院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可见,自诉安全的举证责任完全由自诉人承担,这对于增强控辩对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9.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规定,检察机关应当承担赔偿义务。目前,该批复认定意见已在法院系统得到普遍执行。 第二种观点认为不应当赔偿,也就是否定说。该观点认为, 案件有可能因被害人的申诉或者发现新的证据而重新起诉,有可能最终作出有罪判决。如果一旦作出不起诉决定就由国家给予赔偿,有可能因重新追究刑事责任,而出现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1.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伤害他人致死被逮捕羁押,即将面临死刑判决时,念及公婆承受丧子之痛而无依托的晚年凄凉,遂向法院提出通过人工受精的方法为其丈夫生育子女以安慰公婆的请求 制作决定的依据;对决定不服的申诉权利。[13]在非审判式程序中,听证权的内容是阐述意见,反驳对自己不利的观点。目前,我国刑事行政程序中没有听证权的设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28.html -
了解详情
应了解和注意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哪些人可以提出申诉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申诉,申诉人应是原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二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对经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刑事案件,当事人再次提出申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对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237.html -
了解详情
的质量,立法应该分别作出明确规定。理由主要有:其一,从刑事诉讼法第210条规定的条文表述看,似乎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案件不需要核准就可以直接签发执行死刑的 ,可作为法律程序性要件,应该要求当事人作出未提出申诉的声明。这一声明书算作当事人的申诉权得到实际保障的证明。 3、被告人权利救济声明书。实体不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38.html -
了解详情
同等的法律效力,那么也就具有了判决的终局性和执行力。于是实践中有不少当事人因事后对调解书不服,到检察机关来申诉。但民事诉讼并没有赋予人民检察院对 当事人的权益,构成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类犯罪的,还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四)民事抗诉案件的再审法院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
审制度的原则。我们姑且不必去讨论究竟那一次判决的正确,但即这一案件的多次反复审理,都会使诉讼参与的当事人无所适从,并由此对国家法律和司法程序产生怀疑 的这种权利与机会。但如何防止当事人的正当申诉权利被原审法院驳回申请这一 弊端产生的问题,笔者认为,当事人的申诉被原审法院驳回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