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方提交,还可以由人民法院在特殊情况下依法调取。据以上分析,笔者有理由认为,在传统的民事诉讼证据理论分类的基础上,还应有第四种分类标准,即证据的提 起诉证据的证明原理。(一)起诉证据的种类《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共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二是法院依法提示当事人变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 的。但是,我们应当高度警惕法官操纵当事人诉讼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民事诉讼模式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色彩,法官包揽诉讼,当事人只需提出起诉和陈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38.html -
了解详情
大。笔者于本文中借已趋成熟的民事诉讼时效制度,对有关行政诉讼时效的若干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行政诉讼时效的内涵 时效制度源于古罗马法,原仅属于民法学 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由于我国民法对诉讼时效采取的是胜诉权消灭主义,因此,在起诉阶段原告对其起诉是否超过时效不负证明责任,民事诉讼时效的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06.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举证责任应遵循的规章制度。举证制度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判无不是围绕诉讼证据来进行的。 1.举证责任的概念和作用 法官 诉讼法都避不开举证责任问题。鉴于德国法关于举证责任的原则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它应该对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具有借鉴意义。 【注释】Schilken, ZPO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41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必要性(一)设立审前证据准备程序是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需要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对审理前的准备并未上升到“程序”的高度,仅是一些具体准备工作的罗列 审前证据准备程序在立法上如何体现是个问题,是修改民事诉讼法,在民事诉讼法中增加该程序,还是在拟制定的民事证据法中作出专门规定,应当作一研究,笔者倾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8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性、最低性等特征”,正确理解证明标准的涵义以及构建科学合理的证明标准,对于促进民事案件事实审理的公正客观乃至推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 和程序运作公正合理。为此,笔者认为,为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以《证据规定》所确定的高度盖然性的一般证明标准为基准,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或者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755.html -
了解详情
,并且作为举证负担由当事人来承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也明确规定[2]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 的鉴定部门鉴定。《民事诉讼证据规则》[5]规定,由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或法院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无论是法定鉴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60.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瑕疵行为或者违反强制执行法的其他规定,当事人也可以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三)德国新民事诉讼法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虽然源自前苏联, 以及被告是否应当承担答辩义务等存在较大争议。按照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区分诉讼义务和诉讼负担,这类争议性问题可以获得恰当解释。例如,被告对于原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94.html -
了解详情
能违背法官的职业道德。 二、目前释明权的行使现状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前,我国的民事诉讼体制一直采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法院的职权几乎不受限制。在这种司法背景下,不用 依据,不能扩大释明范围。目前法律规定有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列举的四种情形。即《证据规定》第三条、第三十三条规定了法官的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42.html -
了解详情
上记明情况之日视为送达之日。从制度上保证了当事人必须依诚实信用原则,对自己在民事诉讼过程中陈述、认诺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否则,对当事人课以推定 与效率的双赢有赖于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诉讼进程中,当事人的诚信认诺和人民法院的适时适度释明同样重要。我国的民事诉讼仍处于从职权主义模式向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