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任何表示时,检察权威才真正容易受到损害。 如果提起公诉的是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主、从犯分别量刑建议时,通过确定性的量刑建议,更能让被告人、社会公众、合议庭 统计显示,建议缓刑265人,判决缓刑256人,适用缓刑的建议采纳率高。其原因就在于适用缓刑有明确的条件,检、法两家对此容易达成一致看法。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649.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从严掌握。拒不交代真实身份或对减刑、假释材料弄虚作假,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不得减刑、假释。对于因犯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 自诉人撤回起诉,或者对被告人依法从轻或免予刑事处罚。对于可公诉、也可自诉的刑事案件,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理,依法定罪处罚。对民间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814.html -
了解详情
整体的诉讼程序体系,应慎重采行。 (二)在现阶段的制度条件下,我国审查逮捕阶段尚缺乏听证审查程序,即使建立了听证审查程序,也难以保证控辩双方的平等 逮捕、审查起诉中,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的根据。 [5]《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第5条规定: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审理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020.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案件的撤诉制度,第一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对于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的合理衔接。《国家赔偿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申请国家赔偿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对被告人“依法确认无罪”。而《规则》和《解释》却规定可以撤诉,使无罪得不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811.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做到证据确实、充分。可见,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要求,也是审判程序中人民检察院完成被告人有罪的 的综合审查,运用法律知识和逻辑经验进行推理、判断,对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排除合理性的程度。[1]这一条件是证明标准当中含义深刻、难以理解、不好把握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987.html -
了解详情
则可能按照社会管理职能(而非公权监督职能)的配置被立法赋予对干扰执行的行为进行调查、侦查乃至提起公诉的权力。因此,执行协助中包括执行检察协助,即 程序法上必须通过反诉才能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则由于程序法上没有像德国那样设计附条件判决因而只能采取支持或驳回诉讼请求这两种极端结果,于是抗辩事由也往往只能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801.html -
了解详情
陪审团的分权,检察院自己作为非法证据排除的裁判主体,在提起公诉的案件之中,仍然要将其公诉意见传递于审判环节并置于法院司法审查之下,或者作为整个案件事实的举证 。在各具体情形下如何适用米兰达警告也有不同案例进行细节的补充,如弃权的理智和自愿的前提条件、形式、撤销等,[65]犯罪嫌疑人什么时处于拘留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47.html -
了解详情
》第99条第2款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该程序中,人民检察院仍然是作为原告提起 。 【注释】 [1]我国传统刑事诉讼制度实行对席审判,以被告人到庭为开启审判的前提条件,若被告因为外逃或自杀而缺席,则诉讼出现障碍,不得再举行审判。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63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刑事和解。在这些案件中,案件的撤销或不起诉往往是以纠纷的解决为前提条件的,而这些纠纷的解决,必然涉及被害人合法财产的返还 种民事行为,涉案财物合法所有人可通过民事诉讼主张权利。对于需要移送审查起诉或提起公诉的审前返还程序,由于法院在裁定是否返还之前已通知并听取了有关利害关系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70.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从严掌握。拒不交代真实身份或对减刑、假释材料弄虚作假,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不得减刑、假释。 对于因犯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 自诉人撤回起诉,或者对被告人依法从轻或免予刑事处罚。对于可公诉、也可自诉的刑事案件,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理,依法定罪处罚。对民间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1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