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逐渐走进以罗马法体系为基础的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这种历史现象 ,和中国法律传统对成文法的偏爱不无关联。 具体到民法制度,在市民法理念尚未形成 引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典研究所《私法研究》编辑部 :《私法研究》(创刊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因此,笔者相信 ,在广泛分析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16.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衍变成当事人的风险责任,证明责任成为漠视正义的理论工具。证明责任在中国本末倒置。因此有必要重新解读证明责任的真正涵义所在。 首先,必须明确,证明 恭.程序制度机能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6. [7]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构建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政法论坛,2005,(1-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85.html -
了解详情
的看法包含了他们的贡献,但所有的不当之处仍由本人负责。 [1] 海外学者探讨中国法律翻译的一个例子,见Marinus J. Meijer, Problems of Translating the Marriage Law, in Jerome A. Cohen (ed.), Contemporary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4.html -
了解详情
的姿态,以潜移默化、较容易让关系人接受的方式,从一个个具体方面苦心推进着中国法律近代化,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些考虑不充分、论证不周密甚至武断的 。 {3}参考黄源盛:大理院司法档案的典藏整理与研究,载氏著《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学丛书(47),2000年,第121页。 {4}大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370.html -
了解详情
先进法律,进行法典化运动为基本特点,其结果是制定了大批新式法典,对中国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 法。关于民法典的体系,大陆法系各国的民法典所采取的体系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民法典的体系应如何设置,有的学者主张采取德国民法典的编制体系,认为民法典应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54.html -
了解详情
的错误(errorinpersona),还是标的物本身的错误(errorinobjecto),依据德国民法及中国台湾民法及其理论,此时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均会受错误的影响,而具 松、张蕴华、王清云、阎亚林:《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律教育发展史略》,法律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390-393页,第48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44.html -
了解详情
从事刑事审判时,存在消极中立与积极中立、形式中立与实质中立的理论分野。中国法律文本规定的抗辩式庭审制度,使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倾向于相对消极、被动 借鉴当事人主义的成果,若我们现在退回到1996年前的法官主导证据调查,一方面导致法律缺乏安定性,反反复复的立法使其缺乏严肃性;另一方面是借鉴对抗制的审判方式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53.html -
了解详情
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干预和司法腐败!! 三、我为什么不赞成取消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 中国民法学界主张取消债权概念的意见,由来已久。在80年代中期制定《民法通则》时就 、诉讼法及法院组织法提供意见。这里引用庞德呈交中华民国司法行政部的工作报告《改进中国法律在的初步意见》,写于1946年7月12日。见王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48.html -
了解详情
了不同看法,因此立法机关也委托他们编制所有权部分的立法建议。1999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课题组编制的物权法学者建议稿正式完成,这个方案包括12章、435 全面彻底地引进了前苏联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法学知识体系。从此中国法律的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完全和前苏联一致。前苏联法学的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10.html -
了解详情
在案,所有商事习惯兹复由本科股员分别事类,详细拟定调查问题。(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图书馆馆藏《山东调查局商事习惯报告书目录》(法制科第一股股员李书田编纂) ,从总体上看,这一重大事件在20世纪的中国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20世纪下半叶流行于中国大陆的各种中国法律史教科书从不为之多置一辞便是明证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