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2009年 【正文】 一、死刑复核的目的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设计中,死刑复核是两审终审制度之外的一种特殊程序。说它特殊,就特殊在它不是 执行。 【作者简介】成尉冰,广东坚信律师所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刑事、民事、公司法律等专业委员会和发展战略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佛山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45.html -
了解详情
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第4项规定,起诉的案件应当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的这一规定非常明确地将法院受理范围与管辖加以区别。受理 ,虽然法院主管异议存在着没有充分制度化的问题(这是民事诉讼法的不足之处),而管辖异议有两审终审制度(管辖异议的处理又存在着程序过剩的结果),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80.html -
了解详情
衔接关系。第三,就对司法行为侵权的救济制度而言,我国法律体系中虽然明文规定了两审终审制度和司法赔偿制度,但也存在许多的救济盲区。[37]一是刑 诉讼法修改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52]另外,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也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可以采取的查封、扣押被告人的财产等暂时性权利保护措施。[53]因此,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41.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会提出这种无遗漏之规定的要求。可另一方面,作为各级法院内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尤其指明是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拥有实体审判权?在刑诉法上合法、在民诉 分离,使职能关系规范、明确;3?取消其审判权,有利经济诉讼行为,减少环节,降低诉讼成本。有两审终审制度,有法院内部的咨询机构,有法院、检察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62.html -
了解详情
两造尤其是被告的审级利益之考量。道理很简单,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度,一般而言,民事案件须经由上下两级法院的审理始告以终结。也即于当事人而言,无论 特别条件,其原因即在于如此安排庶可维护当事人所享有的程序利益。道理很简单,因为民事诉讼乃以解决私权纠纷为目的,本诸私权自治之旨,当事人自可在不损害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23.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资源,影响了审判的权威,动摇了两审终审制度,更重要的是违背了当事人权利自由处分原则,使公权成为私权的代言人。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平等民事 审查确认原裁判有错误,才能对案件重新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6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第四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 一规定开了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先河。我国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了民事诉讼简易程序(1991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仍作了规定),199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5.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相关法律,扩大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等受案范围,降低起诉条件,改革审判方式,扩大调解和解范围,改革两审终审制度,将审级增加为三级,降低当事人 机制的作用,分清主次,鼓励公众更加理性地选择救济渠道,更多运用行政复议、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 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5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如何落实审判公开原则》《中国法院网》2003-03-03 4、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5、周永坤著《法理学》法律 和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行政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胡铁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71.html -
了解详情
更大程度的贬损。 对于刑事法制而言,信访可能带来的冲击更不容小觑。现有刑事诉讼体制,通过设立审判监督程序已经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供了 法院。当然,这里还涉及审级的问题,以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现有两审终审制度确实值得检讨,对于重大刑事案件(如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