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民事纠纷为对象,当事人的处分权与人民法院的居中性、被动性在民事诉讼中表现明显。再审当事人对生效裁判没有异议的部分,只要不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等, ,仍是第一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所作的裁判是终审的裁判,当事人不得上诉。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裁判也包括再审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04.html -
了解详情
了审判的权威,动摇了两审终审制度,更重要的是违背了当事人权利自由处分原则,使公权成为私权的代言人。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和人身方面的 以不涉及当事人实体为前提。检察院应集中精力监督法官在民事诉讼中有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只要不是当事人申请再审加以改判,检察院则只对违纪违法的法官进行处理,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6.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又通过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或其它方式提起再审,体现不出法律的一致性与严肃性。由于我国《民法通则》对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期间规定为二年,而给人民检察院 ,时间均为生效裁判的二年内,且只能是一次,即再审程序应当实行一审终审。要么当事人自己申请再审,要么当事人通过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抗诉,任何一种渠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7.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操作。例如,检察机关是否有权调阅人民法院的审判卷宗,就没有类似《苏俄民事诉讼法典》第322条关于“检察长在其职权范围内有权从相应的法院调阅 明显。以1996年为例,全国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1783件,法院接受建议进行再审改判的775件。1991年至1996年,重庆市两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10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9.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再审人鹿寨镇思义社区第六村民小组不服终审判决,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2011年2月12日该院作出了(2009)桂民申字第804号民事 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 ...
//www.110.com/panli/panli_48186382.html -
了解详情
,也涉及存废问题。第一种观点主张彻底取消民事抗诉权,代之以强化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建立三审终审制度,或者废除抗诉制度,将监督对象集中于 ,2012:183-184;李祖军.论民事再审程序[J].现代法学,2002,(2):4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调研小组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550.html -
了解详情
并在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中均得到体现。所谓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显然范围要比较民事审判活动广。监督权的扩充体现在:一是事后监督权的扩大。 上提一级的例外,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相应的,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该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623.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裁定本案由本院提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0,年6月23日进行了再审开庭,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姚莲、李满怀出庭支持抗诉,A公司委托代理人吴子雄 不能的法律后果,终审判决在没有鉴定结论作为依据的情况下,对梁D提出异议的出仓单的真实性予以釆信不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521.html -
了解详情
二审案件立案的次日,终止点是终审裁定宣告之日,期限长度是30日且不可延长。 关于再审审限制度:再审审限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未做规定, 郁林.繁简分流与程序保障[J].法学研究,2003,(1)。 [5]常怡.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版,1999.p8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2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途径予以确定或保护。[11] (三)审级制度 我国民事诉讼规定了两审终审制,但在司法实践中案件再审率居高不下的现象已经严重侵蚀了审级制度的意义,再审 为基础,以有条件的一审终审和三审终审为必要的补充,通过对诉讼金额和审理对象的限制进行合理控制,使审级制度能够适应民事诉讼多层次的需要。[12]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