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程序才能被允许启动和适用。这就是再审事由的补充性原则。[1]如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法院未依法组成和法官未依法回避的事由,如果可以通过上诉而主张 启动再审程序的法定事由与检察机关抗诉事由和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不一致来看,这种规定的合理性就值得商榷。人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疑问: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事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87.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有关ADR的调查结果指出:通过ADR方式解决的案件数量增加了,这表明自从民事诉讼规则生效之后,当事人已经越来越乐意尝试用ADR解决纠纷。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随时 对于纯粹为拖延诉讼或者滥诉的行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基本上都规定有惩罚措施。例如法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为拖延诉讼或者滥诉的情形,如果是循普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41.html -
了解详情
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第二百三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 应当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如果原审附带民事部分是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执行。第二百四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316.html -
了解详情
机会。另一方面,给予当事人程序救济的机会,也要采取类型化的方式。现在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上诉,申请复议等多种救济方式,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①申请复议 概括执行程序,完善的破产制度能够起到分流大量执行案件。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人民法院必须依据债权人或债务人的申请,才能受理破产案件,启动破产程序。{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拘束法院的法律效力。[6](174)直到现在,对于应否设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始终是民事诉讼理论界争论的问题。即当事人在诉讼时作虚伪陈述是否应予禁止?虚伪陈述是否 ,用以保护国家行为之信用及权威,由宣誓确保之。如有违反真实义务,民事诉讼法规定有秩序罚,假如该行为触犯刑法,可给予刑事制裁。即此项真实义务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40.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能适用再审程序。 (四)申请再审理由过于原则不易把握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法定理由过于原则,法官可随意掌握,法院的主导地位过于突出, .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1.13. [18]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研讨会纪要[J](左卫民、陈刚的发言).法学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5.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清算与裁判重整程序以及有关公司负责人金钱性责任的案件;(3)其他法律规定检察院应当提出意见的所有案件;(4)检察院认为应当参加诉讼的其他案件,可以向 的审判活动,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应可以监督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活动。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活动的对象仅限于人民法院而不包括诉讼参与人,显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2.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监督制度,检察院检察监督的范围则要广泛得多。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对法院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 【作者简介】 徐胜萍,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注释】 [1]顾韬.关于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J].法学,1999,(6). [2]张卫平.事实探知:绝对化倾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32.html -
了解详情
。 (七)以直接原则为标准区分新证据再审事由与其他再审事由。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如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 .日本实用刑事证据法[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李浩.民事证据立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2]季卫东.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02.html -
了解详情
的。众所周知,诉权是公民、法人在诉讼上享有的基本权利①。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诉权是诉讼上的基本权利,是一切诉讼 赔偿疑难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2月第一版 主编:王利明 六、《民事诉讼法学》 法律出版社 1987年第一版 主编:柴发邦 七、《精神损害的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