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合意管辖又称协议管辖,是指涉外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之后,用协议的方式来确定他们之间的争议应由何国法院来管辖。合意管辖原则 的起源和发展主要在欧洲,这与欧洲一体化、文化同质化关系密切。近年来诉讼法的协调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成果同样产生于欧洲。1971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缔结了《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248.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进行不良调解。究其病理原因,其一、案件数量与日俱增,承办法官完成审判任务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基层法官,每天开两到三个庭,经济发达地区的法官 是民法原理中意思自治原则,也称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的反应。民事调解主要基于各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达成的合意, 最明显地体现出调解不同于判决的特殊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634.html -
了解详情
其真实性,并将其作为审判案件的证据,从而免除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的一种诉讼规则。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民事诉讼司法认知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体 [2]李学灯译;证据法之根本问题;世界书局,1982;29 [3]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0 [4]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259.html -
了解详情
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其提出申请的期限不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五十四条第一款 的诉讼权利义务。 第二十条 对没有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当事人,审判人员应当对回避、自认、举证责任等相关内容向其作必要的解释或者说明,并在庭审过程中适当提示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580.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中国法学会 【摘要】审判监督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争议较多的一个程序,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审判监督程序有了很大的 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9.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8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 。很明显,检察机关作为法人机关符合这一规定,可以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当事人。《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1款又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76.html -
了解详情
争论,人民法院在操作上也显得异常谨慎。与反垄断民事诉讼的情况类似的一个情形是,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赔偿案件也同样出现人数众多、起诉时原告范围难以确定 其他诉讼具有相似性,法院对该诉讼所作的判决对其他诉讼的当事人具有约束力,此诉讼判决为示范利决。狭义的示范性诉讼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达成契约,约一定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74.html -
了解详情
与民事实体法律规范紧密结合起来。这是迄今为止司法实践在确定举证责任分配方面最为成功的一面。而事实上,该规则同样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对依据事实与 该学说分配证明责任。 按法律要件分类说,我国民事诉讼中分配证明责任的标准应该是: (1)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只需对产生权利或法律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756.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都可以成为适格当事人进行公益诉讼。 (四)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建构的科学化 举证责任,被人们称为民事诉讼的“脊梁”,而举证责任的分配,又被称为举证 ,不断积累经验,对法律援助工作者定期进行审批和考核,努力提高法律援助队伍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要根据法律服务工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684.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诉讼的人,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只要是合格的当事人,就享有诉权。 民事诉讼的结果是实体法与诉讼法的合成物,司法实务不能仅只关注实体法或者诉讼法一方。 三、 ?id=51657,2012年3月21日访问。 [5]吴越:《从举证责任到客观证明责任的跨越》,载汉斯普维庭:《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