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个并重或者兼顾的问题。大陆法系程序法治的原则认为,一方面国家必须建立刑事诉讼程序制度且通过这样的制度去惩罚犯罪;另外一方面,为什么随着法制越来越健全、民主 嫌疑人、被告人才是客体,而现在显然不是这样。我们看一下法条,当事人是诉讼过程中最核心的一类主体,而当事人中排第一位的就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11.html -
了解详情
中而形成的解释法上的潜在要求。 一、民事诉讼行为论的历史沿革 诉讼过程或者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过程,本身表现为双方当事人和法院所从事的一系列行为的 }德国1933 年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1款。 {9}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第2款。 {10}参见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7.html -
了解详情
,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具体的民事诉讼制度设计,也应围绕这一任务进行,以便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 ,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否则是不能撤回和更改的,但授权委托书可由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直至判决前,随时撤销法律效力终止当事人的代理资格;普通证据有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9.html -
了解详情
警察、检察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互动。嫌疑人是重要的证据来源,由于他最了解案件发生过程,因此可以被称为第一证人。在证据裁判主义之下,检察官需要从嫌疑人那里获得支持指控 观念形态中。而尘世中即现实形态的正义,则是有价的。因为正义实现过程(诉讼过程)中的利益交换即交易性,就意味着正义的上市。这种市场背景,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61.html -
了解详情
均应给予公平的关注、纠纷的解决者应当听取双方的论据和证据 ,以及当代国家诉讼程序甚至联合国有关法律文件要求给予双方当事人平等参与程序的机会等。因此,笔者把持 拓宽,其重要性也将进一步提高。 上已指出,中立性原则不仅贯彻在审判阶段,而且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不仅是对法官提出的一项要求,而且是对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38.html -
了解详情
一概念本身和程序及制度的规定上就可见一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问题的同时,附带解决由于遭受被告人 疑难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2月第一版 主编:王利明 六、《民事诉讼法学》 法律出版社 1987年第一版 主编:柴发邦 七、《精神损害的认定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83.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等重大权益,因此,在程序上必须确保被告人能够有效地参与刑事诉讼过程,并最终影响到法院作出关系其自身利益的判决。同时,也正是在这 复议。这是公民行使司法监督权的表现。 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十分重视对当事人以及公民诉讼参与权的保障,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参与原则的规定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98.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认定的准确无误和运用法律的无懈可击.轻程序,既对诉讼过程中的程序合法与否不予重视.程序合法,具体指诉讼过程的没一个大,小环节,不分巨细,均严格地遵循 造成对实体问题本身的认识错误;二是为片面追求实体上的公正,忽视了对诉讼程序上的要求,违反程序法.对犯罪嫌疑人的超期羁押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表现.在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43.html -
了解详情
。不过,北京大学陈瑞华博士的观点也许更令人信服。根据陈博士的论述,[⑥]刑事诉讼价值分为外在价值(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公正价值)和经济效益价值。[⑦]其中刑事 不敢重蹈覆辙。最后,对其他犯罪分子和社会上一些不稳定分子的教育。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通过采取强制措施,进而揭露犯罪、惩罚犯罪,就会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69.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在再审理由。各国的再审理由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裁判者和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第二类为原生效裁判所赖以成立的证据为伪造或虚假 还在于该再审理由究竟是有利于被告人,还是不利于被告人。因为世界各国从保障人权这一诉讼价值出发,强调再审制度的救济性,大大限制了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理由范围。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