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扶助名册印发至村(牧)民委员会,在各村张榜公布。同时将奖励扶助名册和举报信箱、举报电话通过报纸、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并 给省财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公安、民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得违法为申请人更改个案信息或出具有关证明材料。第十二条省财政部门应当与委托 ...
//www.110.com/fagui/law_346253.html -
了解详情
举报党的组织、共产党员、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并署有或者告知其真实姓名、详细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络方式等。 ,举报材料列入密件管理,违反保密规定的,追究其纪律责任。第十三条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资金,由市纪检监察机关向同级财政部门专项申报,财政部门核拨,专款 ...
//www.110.com/fagui/law_336443.html -
了解详情
十二次会议通过 1991年7月27日公布施行)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举报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保护举报人不被打击报复,促进廉政建设,根 尊重举报人的意愿。省人民检察院和有关国家机关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奖励办法。第十八条 被举报单位或者个人打击报复举报人的,由其主管部门、单位或者行政 ...
//www.110.com/fagui/law_272104.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条 为了鼓励公民协税护税,打击偷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税收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举报应分别讲明各自的上述情况,以备查验。第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受理举报案件和奖励举报人时,必须为举报人保密,保证举报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 ...
//www.110.com/fagui/law_210311.html -
了解详情
奖励扶助名册印发至村(牧)民委员会,在各村张榜公布。同时将奖励扶助名册和举报信箱、举报电话通过报纸、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并 给省财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公安、民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得违法为申请人更改个案信息或出具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省财政部门应当与 ...
//www.110.com/fagui/law_203589.html -
了解详情
十七次会议修正) ??为加强我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查处"黄、赌、毒"违法行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保密,坚决打击任何对举报人进行报复的行为。?? 接到举报的部门对举报查证属实的,可以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罚没金额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最高 ...
//www.110.com/fagui/law_255484.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功人员,严厉打击利用商业贿赂手段从事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规范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举报商业贿赂行为奖励制度,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有效证件,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他人代为领取的,须凭举报有功人员出具的委托书代领。第八条 两人以上共同 ...
//www.110.com/fagui/law_112519.html -
了解详情
由组织商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社会公布。对抽查中发现的违法单位和个人,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及时组织查处。 四、加大执法力度, 乡镇,广泛建立保护消费者权益联络点和举报信息员联系网络。认真做好“打假维权进社区”(村镇)”的工作。制定和完善对制假售假案件举报人奖励办法,鼓励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 ...
//www.110.com/fagui/law_78666.html -
了解详情
质量合格的同一批商品,不得重复检查。行政管理部门对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应建立违法记录,必要时可通过传播媒介予以公布。第二十二条当事人不得拒绝、阻碍行政 举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受理举报的部门或组织应为举报人保密。市人民政府应设立奖励基金,对举报有功者予以奖励。第二十四条用户和消费者因购买 ...
//www.110.com/fagui/law_62495.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业单位和社会服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简称被举报人)损害经济发展环境“三乱”行为的举报。二、公民、外来投资者、法人和其他组织(简称举报人)均有权对损害经济 “三乱”事件发生地)、基本违法事实及有关证明材料。为便于保密和奖励资金的发放,举报人可提供个人账号。八、对受理的“三乱”行为的举报案件,市监察投诉 ...
//www.110.com/fagui/law_324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