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予以改变。对于合作作品,各个合作者都具有署名权,合作作品的署名方式及署名顺序应由合作作者共同商议决定。 2、出版发行他人作品必须注明作者 的。 3、公众在合理使用、法定许可或强制许可范围内使用作品时,虽依法可以不事先行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但仍要尊重作者的署名权,在使用他人作品时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48.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法学界,形成新旧两派观点,争辩至今。豪普特认为由于强制缔约制度的存在,尤其是一般契约条款的普遍适用,在许多情形,契约关系之创设,不必采用缔约方式, 调整。知识产权法等法律中也涉及一些法律行为,如有关专利权或著作权的转让、许可等合同。第五,与商法的协调。我国实行民商合一,商事特别法要适用总则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04.html -
了解详情
的这些变化既有来自于崭新技术领域的挑战(诸如对生物技术专利、网络著作权的新型保护),也有来源于古老领域给知识产权带来的难题(诸如对传统知识是否应该 这种垄断利益不能一味地持有,如TRIPS协议赋予发展中国家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就是一种体现。保护知识产权人的个人利益是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主体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02.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人私有财产,而且强度很大,这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对私人财产权最严厉的制约,无疑来自政府的强制征用。政府征收征用后应给予合理补偿,这是民主和 等物权,以及债权、继承权、经营自主权、专利权、著作权、商标使用权等具有直接经济利益的经典财产权利,而公民对公务员任职的公平录用权、劳动就业权、参加经济活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79.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有力措施打击侵犯专利权、注册商标使用权、著作权及各种制售侵权盗版音像制品、软件的违法行为。集中开展对印刷复制业的专项治理,查堵侵权源头。(二)加大执法和 。(五)加大反不正当竞争力度。贯彻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大对部分垄断行业的强制交易、强制服务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商品购销和生产经营中的 ...
//www.110.com/fagui/law_127494.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2条采用排除法,将个人消费品、拍卖、国家强制买卖、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以及货币的买卖、船舶、气垫船、飞机买卖和电力买卖以外的 制定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规定了注册商标、专利权的转让、著作权的许可使用等合同。这些法律对有关合同的规定都很具体,其内容没有必要在合同法中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763.html -
了解详情
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而服务的利益驱动机制,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相关的技术秘密权等。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经济 开采挖掘。当然这种垄断权是有限制的,如有关保护期限的规定以及强制许可和权利穷尽原则等等法律规定,都是对专利垄断权的限制措施,在此不赘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32.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理论,创造性地设计出公共领域动、静二元理论来分析商标权限制与专利权、著作权限制的不同,并借此理论对商标权合理使用制度进行了探讨。最后,笔者从资源配置 的公共领域安排好。具体来说如,在专利法上在授予专利权的时候就要规定合理使用制度、强制许可制度作为公共领域。所谓动态理论是指,我们要发现保护期立法设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154.html -
了解详情
新型的民事权利,即无形财产权和人身权,传统的保护方式也因其特点而有了一些变通,例如禁令制度、强制许可等。 第二,调整范围越来越广。这主要因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传统法律原则更具适应性、包容性,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旁系原则。例如,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网络作品著作权、驰名商标权保护范围、方式、机制等提出了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19.html -
了解详情
的我国第一部商标管理法规《商标管理条例》,规定商标强制注册,不存在未注册商标问题。1983年3月1日实施的《商标法》采用国际惯例,规定了商标自愿注册制度, 的定义。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商标也可能成为一种作品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所以在此引用著作权的复制概念似乎并无不妥。但商标法第8条规定的商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4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