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在我国学术界及司法实践当中普遍认同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指导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观点。其基本理论根据是行政指导本质上是一种非具体行政行为 上述规定,“决定”所涉及的企业只能眼看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而绝无诉讼救济的权利,这有违行政讼法的立法目的。产生这种制度设计上缺陷的根源就在于立法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58.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其次,信访救济的补充性是公法上的 ,《光明日报》2005年5月10日。 [16]参见张武扬:《信访与行政复议制度的衔接》,《法治论丛》2005年第4期。 [17]之所以强调非因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25.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十分妥帖、稳固 前文已述,校内申诉制度是重要的救济途径,但是否要将校内申诉作为行政申诉或者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如何理解、理顺它们之间的 先行经过此程序。只有在历经校内申诉后,不服申诉决定的,才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继续申请行政申诉或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笔者基本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目前有关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12.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使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的 》,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4期。 [④]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和责任》,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4期。 [⑤]张彦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843.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上需依书面为之,但例外情况下,也可以言词为之。申请征用须向拟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为之,该乡镇只是受理机关,并非征用机关,因此乡镇应于受理后一个月 和诉讼两种。而我国则对征用和补偿采取了不同的救济方式,以土地征用为例,49关于征用的救济方式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诉讼三种形式,而补偿的救济只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98.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当事人对公证处作出的不予受理、拒绝公证、撤销公证书的决定由异议的,可以在接到决定之日内,向公证处的本级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第58条规定,复议 现有的法规规定过于原则,缺少可操作性。关于公证救济制度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里,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54.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的公民和法人,提供了法律救济途径。 此次修改主要针对实践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三难问题,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善管辖制度、诉讼参加人制度、 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159.html -
了解详情
从司法实践来看,必然会使部分侵权行为机关为了规避赔偿义务,对受害人提出的赔偿确认申请既不审查也不受理,消极行使赔偿确认权。虽然《赔偿法》规定被要求的机关不予 请求赔偿人及时得到赔偿。但如果赔偿请求人对不予赔偿、赔偿方式、赔偿数额仍有异议的,也应该有权获得适当的救济。因此,建议在立法中规定,赔偿请求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29.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十分妥帖、稳固 前文已述,校内申诉制度是重要的救济途径,但是否要将校内申诉作为行政申诉或者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如何理解、理顺它们之间的 先行经过此程序。只有在历经校内申诉后,不服申诉决定的,才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继续申请行政申诉或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笔者基本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目前有关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88.html -
了解详情
不一致,并直接适用上位法,但并未公开确认下位法无效。[16] 6.法院针对行政立法不作为提起的诉讼不予受理 2002年5月,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杨村 合法权益,于2001年1月18日就不服铁道部通知向铁道部申请行政复议。铁道部作出维持的复议决定后,乔占祥对此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