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的精神损失排除在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仅限定所遭受的物质损失。2002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审判和检查工作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做的解释,不能超越法的立法目的、宗旨、原则和精神。然而,《民法通则》第12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547.html -
了解详情
安定性的价值[3](P. 79)。具有安定性的民事诉讼程序,要求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程序的各个阶段,从起诉与受理、审前准备、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宣判、送达 其不利的裁判,而不是发回重审。这也符合最高人民法院 2002 年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中相关规定。《证据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917.html -
了解详情
认可与执行程序中采纳此一建议,有待进一步探究。与此有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法释【2008】4号)对于我国台湾法院判断 范围、明晰认可理由、简化认可与执行程序以及明确认可效力等问题上,特别是应当适当扩大得被认可的裁判的范围。应当着重明确弹性条款之内容,并适用较低的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291.html -
了解详情
等单位或个人,那么被害人也可以要求此类赔偿义务人履行赔偿责任。虽然其他赔偿义务人的可能只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或者赔偿不到位,但毕竟也可对被害人利益进行最大 ]47号《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因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更加明确规定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854.html -
了解详情
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金。根据《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新刑事诉讼法第99条仍采用了被害人由于被告人 的规定,死亡赔偿金属于精神损害抚慰金,不能纳入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如何界定死亡赔偿金、死亡补偿费的性质,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以来都难以达成一致。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59.html -
了解详情
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金。根据《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新刑事诉讼法第99条仍采用了被害人由于被告人 的规定,死亡赔偿金属于精神损害抚慰金,不能纳入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如何界定死亡赔偿金、死亡补偿费的性质,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以来都难以达成一致。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72.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再审权利的范围,既存在合法性问题,也不利于再审案件的处理。 三、申请再审期间制度的重构 基于以上缺陷,申请再审期间制度的重构已成为本次《民事诉讼法》 、裁定确定之日起满五年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以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54.html -
了解详情
还可以对其提出损害赔偿。英国法规定,故意操纵、歪曲或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构成滥用诉权,受害者可以由此对滥诉者提起诉讼。美国法将滥用诉权归为诉讼 棘手。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作者简介】 汤兵生,单位为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参考文献】 {1}王红一:《公司法功能与结构法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602.html -
了解详情
中附带民事诉讼的附带地位,使其作为一种司法救济制度的应有作用没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起诉权得不到保证。刑诉法解释第八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 救济的同时,兼顾了民事诉讼的独立性,其主要特点有:(1)附带民事诉讼保持民事救济的独立性。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的主体范围与客体范围十分广泛。任何遭受重罪、轻罪或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54.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规律来看,当事人与人民法院是民事诉讼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他们通过分别行使诉讼权利与审判权力,共同推进民事诉讼的运作与发展。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主要起着 期限。②进一步明确抗诉对象的范围。所谓抗诉对象,即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或裁定。目前就裁定提起的抗诉仅限于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不予受理的裁定和驳回起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