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瑕疵,只要物权行为符合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物权行为就生效,受让人就能够确定的取得物权。而且,由于物权行为是一个道德中立的概念,一般不存在违反善良风俗无效 尽管在我国重大误解构成撤销的法定原因,但是,日本民法典对因错误而撤销是有限制的。日本民法典的95条规定: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要素有错误时为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7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纠纷形态也进一步复杂化。除了出现了一些新型纠纷如网络纠纷外,传统的纠纷如婚姻、家庭、继承、所有权也进一步复杂化。以离婚纠纷为例,以往由于家庭 研究》,1981年第二期。 [25] 这是梁治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概括。参见“身份社会与伦理法律”,《法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6] 《明代徽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9.html -
了解详情
的亲属关系的人结婚,又与社会伦理道德不符,这两种情形都严重违背了结婚的公益要件,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大,无疑属于自始无效婚姻。 至于第10条例举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以及“未达法定婚龄的”,笔者认为这两种情形应划归可撤销婚姻的范畴,因为这两种情形只是违背结婚的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797.html -
了解详情
的机会,使夫妻间关系完全金钱化,不符合婚姻的伦理道德要求。因此必须限定夫妻忠实协议的提起时间,防止有钱人任意践踏婚姻情况的出现,督促当事人以更审慎的态度 约定赔多少就赔偿多少。诸如有的约定放弃对子女的监护权,笔者认为,这种约定是无效的,因为子女的监护权是父母的法定权利义务,不可以协议方式加以免除。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500.html -
了解详情
)证言内容往往具有主观性。由于每个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不同、社会成长环境不一以及与当事人双方的利害关系不同,每个证人对于婚姻家庭纠纷事实的认识也相差甚远。在收集证人 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还规定,通奸是提起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在离婚案件中,由于第三者原因导致离婚的案件,无过错方往往掌握不了过错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757.html -
了解详情
从意思自治的角度予以阐述时,这些权利和义务才符合民权和民法的伦理道德。而前苏联民法学表面上使用了法律行为这个词汇,但是给这个词汇加上民事两个字,构成民事法律 履行该义务到何种程度,才能尽到法定的职责。该条文虽然规定了这一说明义务,但是并没有确定地规定与义务相对应的责任。类似的法律条文,在该法还有几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069.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制度衔接;三是建立必要的程序性规范。 一、妥善处理风俗习惯 家庭是一个社会伦理规则的发源地,而婚姻与继承在家庭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前者是所有身份关系 真实意思表示,可以认定遗嘱有效。例如,如果有三个遗嘱见证人,其中某一个遗嘱见证人不符合法定条件,则不能影响遗嘱的效力。这是因为,法律规定遗嘱见证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813.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各级官员的论说,都显示对词讼与案件的分野有着较为清晰的界定。划分词讼与案件的法定标准,既包括处罚结果(基本以徒刑为界线),也包括案件本身的性质或构成 民事纠纷当事人间不存在殴打辱骂、以下犯上、赌博、诬告或欺诈等严重违背正统道德或伦理纲常的行为时,知县并不对当事人进行责惩。黄宗智在研究清代州县审判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561.html -
了解详情
的多样性,表现为村规民约、风俗习惯、舆论评价;伦理道德、宗教教义等多种形式,并俨然成为法律活动得以发生和展开的秩序前提。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o邱吉尔所说 基本生存与生活的安全;通过购买民商法和经济法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效益而这些法律需求的范围、样式和水平;又总是受到个人心理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102.html -
了解详情
中,理性和非理性是指在一定的行为条件和手段约束下工具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问题。理性的行为是不受制于任何内在的规范因素(价值判断、道德准则等),而只是根据手段 泽鉴:《民法物权1》,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徐涤宇:物权法定主义和物权立法,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 [80] 王泽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