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确有错误的;③、人民法院违反法院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④、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 ,履行当事人的诉讼义务,所以也就不应参加这一民事诉讼活动,更不能参与法庭调查; 其二,检察院抗诉是事后监督,而不是其提起和参加的民事诉讼,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1.html -
了解详情
,然后由鉴定人对鉴定结论作出口头说明。宣读鉴定结论后,审判人员可询问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庭许可,向鉴定人发问,也可提出重新鉴定的要求,是否 鉴定或另请有关部门指派其他人员另行鉴定。 第六, 宣读勘验笔录。经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或者法院指定的有关人员在现场进行勘验而依法制作的笔录应当庭宣读,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56.html -
了解详情
副产品之一也会是科层制的增强。任何一个法院甚或一个法庭,人一多,无论独任审判还是合议庭审判,要想保证与法官人数较少时同等程度的统一和正确适用 办法》。 [20]《民事诉讼收费办法(试行)》(1984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203次会议通过)。 [21]由此还可以发现,尽管旨在让普通人打得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200.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 去向不明。这让法庭很难办,让检察院很尴尬。最后我们只好参照原告不到庭的处理程序裁定终结诉讼。 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能不能行使民事审判监督权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
中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制度1。他的建立是脱胎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当时的革命根据地设立裁判委员会,履行司法职能。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法庭,有证举在法庭,有理辩在法庭,法官做到公开认证,公开评述,公开宣判。过去那种由承办人负责案件事实,由审判委员会负责判决的做法逐步得到改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12.html -
了解详情
性问题;反诉提起的时间限制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凝结日常工作中的经验,推动审判工作发展的历程。 【关 键 词】:反诉制度; 性质; 条件 本文共10568字 进行。这是为了防止诉讼突袭,从而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而若允许被告在法庭调查或辩论等庭审阶段任意提出反诉,不利于原告的应诉答辩,容易受到被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895.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商事纠纷的行为,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商事审判的主体是人民法院的商事审判庭及其派出法庭。当事人是商主体,主要表现为商法人和商合伙; 2、 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围绕着与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商事审判服务前移,派出法官参与重点项目的前期建设和策划,对大型拆迁活动进行前期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49.html -
了解详情
和矫正将难以适应现代诉讼规律的要求。二. 现行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矛盾对于审判阶段的法律监督,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并不详细,而且矛盾重重。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检察 不同。原刑事诉讼法第112条第2款规定:出庭检察人员发现审判活动有违法情况,有权向法庭提出纠正意见。新规定有两点明显变化:1.监督主体是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59.html -
了解详情
怕以后工作不配合等消极因素,致使对诉讼过程的监督存在于表面,流于形式,出现审判监督权的行使力度疲软现象。 3、监督措施不到位 国家权力的实现必须以一定手段 人民检察院只有在派员出席法庭,对庭审活动进行监督,或是受理当事人和其他群众的申诉、控告和检举以及庭审外的调查研究监督等。对违反审判活动提出口头纠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110.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缺席审判问题作出的基本规定有: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被告提起反诉的案件 审理。其审理程序和判决原则与前述关于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相同,即由法庭对原告提出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询问和认定,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没有疑义,能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