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的。 一个合理的犯罪构成体系不仅应在犯罪成立要件上以违法和责任为支柱,还应在共犯论中贯彻违法是连带的、责任是个别的的 主体论[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99-303. {12}肖中华.真正身份犯之共犯问题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1):80. {13}{1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4.html -
了解详情
个别的。 一个合理的犯罪构成体系不仅应在犯罪成立要件上以违法和责任为支柱,还应在共犯论中贯彻违法是连带的、责任是个别的的 主体论[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99-303. {12}肖中华.真正身份犯之共犯问题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1):80. {13}{1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31.html -
了解详情
当和避险过当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因此,根据《刑法》关于累犯构成条件的规定,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存在成立累犯之可能。 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对 的,才可以适用假释。1996年《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规定,假释适用于任何罪犯,包括特别危险的累犯和实施了特别严重犯罪的服刑犯。日本学者大谷实也指出:假释的现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69.html -
了解详情
不作为能够反映人的主体性。在故意的不作为的情况下,不作为正是行为人之所欲为,在过失的不作为 的情况下,表面上看行为人不作为没有意识到,但存在意识的 的必然要求。 具体到我国的立法完善,首先应当肯定在总则中规定不纯正不作为犯一般性成立要件的重要意义。其次,还应该对刑法分则进行完善和改造,应根据社会发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59.html -
了解详情
没 有发生结果的可能或者可能性极小,就可以说该行为没有危险或者说没有社会危害性, 而不成立犯罪(不能犯)。理由是:从《刑法》第13条规定犯罪必须是 要考虑行为的性质、方法、后果等客观情节之外,还要求必须 考虑行为人的故意、过失、动机、目的等主观方面的情况,即将行为人的主观要素作为 影响行为的客观危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8.html -
了解详情
的各个方面,如关系到刑法的任务的确定,关系到刑法目的和功能的定位,关系到犯罪成立条件的筛选,关系到犯罪形态标准的确定等。不仅如此,犯罪本质问题还关系到犯罪的司法 各当其理。 4、法益说在解释对未遂犯、危险犯和预备犯处罚的合理性时,背离了其最初所倡导的刑法谦抑之旨趣。法益说原本主张:犯罪的本质是对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714.html -
了解详情
,仅仅具备犯罪的可能性,还不能确定就是犯罪。可见,构成要件符合性仅仅是犯罪成立的一个要件。而在一个行为事实是否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个构成要件的判断过程中, 犯罪的完成形态(过失犯罪当然并不存在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问题)才存在危害结果,即构成结果。而犯罪的完成形态又分为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和举动犯四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802.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的摇摆。犯罪的本质决定了所有犯罪都是结果犯,应当取消行为犯和举动犯的称谓,而换之以危险犯。 【关键词】危害结果;法律地位;主观故意; 方面是故意,但是,法律规定的损害结果不要求行为人对此损害结果有认识、希望或者过失,渎职损害结果是客观的超过要素。{8}(P210216)这一观点得到部分学者的赞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31.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的摇摆。犯罪的本质决定了所有犯罪都是结果犯,应当取消行为犯和举动犯的称谓,而换之以危险犯。 【关键词】危害结果 法律地位 主观故意 犯罪类型 是故意,但是,法律规定的损害结果不要求行为人对此损害结果有认识、希望或者过失,渎职损害结果是客观的超过要素。[8](P210216)这一观点得到部分学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21.html -
了解详情
同于欧陆学派之争的特点:(1)学者自身立场的一贯性缺乏,没有统一的一个基本的逻辑。例如,某些学者对未遂犯的成立坚持客观立场,但是,涉及到共犯问题时, 该后果和行为人的行为有一定关联,行为人应当对此负责。所以,法院对本案最终定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单纯从理论的角度看,可能还有疑问,但公众并不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