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纠纷的调整仍显得力不从心。本文结合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试图指出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制度规定的不足,以期对立法和司法有些许的裨益。 一、关于 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经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2)劳动者工作年限较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8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庭。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企事业单位用工制度在不断深化,各种类型的劳动争议随之增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统计,虽然各地法院这类案件差异较大, 据此,笔者认为雇用关系即劳务关系,是指一方向他方提供劳务,另一方给付劳动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换言之是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为他方提供劳务,他方给付报酬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70.html -
了解详情
这也意味着对公民个人的人身不得实行强制的方法,如果法院判令劳动者实际履行劳动合同,势必会侵害劳动者的人身自由和其他人格权。因此,当劳动者违约时,只能 希望能够对劳动法的修改或适用提供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景森主编,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史尚宽,劳动法原论,正大印书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09.html -
了解详情
和完善各地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保障制度来解决。对于因用人单位经营原因导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仍应向劳动者支付辞退补偿金,因为劳动者不应承担用人单位 期间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等方式取得应得的报酬。因此,在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法律再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此种补偿已缺乏合理性。 由于我国各类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44.html -
了解详情
为之{3}。同时,在美国司法实务界也形成了多种判断是否成立个别劳工的集体争议行为(individual concerted activities)的标准。[2]这都标志着劳动刑法对传统刑法的背叛。 可见,劳动权不仅具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双重属性,而且还是一种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交织的特殊权利,为维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19.html -
了解详情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十三条国务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96.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后,吴某提起上诉,主张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要求公司给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公司服从原审判决。 二审法院判决维持 的一种强制性态度,以赋予劳动者终身雇佣的机会为代价促使用人单位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从而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根据上述分析,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885.html -
了解详情
暂行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工资中 劳动者工资; (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946.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进一步规定了全面履行的原则,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所谓全面履行,不仅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也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为所欲为。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提供的劳动条件不符合约定标准,劳动者可以依法有权拒绝履行义务,并可以控告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50.html -
了解详情
裁决不服,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查明:张某与钢铁厂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有效合同;钢铁厂为张某出国培训支付了8万元费用,张某突然 明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