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郭大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52页 [54]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增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5页 [55]参见王轶.论合同法上的任意性规范[J].中国民商法律网,2007-11-9 [56]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889.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体系的构建。《民法通则》第一章至第四章、第六章分别规定了基本原则、公民、法人、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责任,这些部分基本上概括了民法典总则编 与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的关系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债权总则相对于合同法、侵权责任法而言,是比较抽象的、一般规则。因此,在法律适用上,具体的债法纠纷首先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30.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的国家才承认,采取登记对抗主义的国家是不承认的。物权登记的公信力原则,是物权法上的制度,特别要注意这一原则与合同法的关系。物权登记的公信力原则是 制度、经济体制和基本原则的具体化,根本不存在所谓违宪问题。因此,我在反驳所谓形式违宪的文章中,明确指出反对物权法的人混淆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41.html -
了解详情
有规定除外,法律未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1999年我国统一的《合同法》出台,其第126条规定与《民法通则》基本相同。但因为随着它的出台, (ImpliedSelection)。[刘仁山:《“意思自治”原则与国际商事合同的法律适用》,载黄进,刘卫翔编《当代国际私法问题——庆祝韩德培教授八十五华诞论文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95.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中总结经验规律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先于制定法产生,是法律的最原始形态,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等成文法的相当一部分都是法律化的习惯。现实中各个方面都有大量的 原则。习惯有善良习惯、进步习惯与陈规陋习之分,在援用时应以法律基本原则为价值标准加以选择,才能使案件得到公正处理,“民事所适用之习惯,以不背于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89.html -
了解详情
条贯穿始终,总揽全局,无处不在的基本原则,它要求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以及当事人权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 作出系统规定,则在该责任限制之外,有关上述海商合同的损害赔偿范围问题应适用《合同法》总则第113条的下列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4.html -
了解详情
是基于自身进行的,这当然是不允许的。这时法院要考虑的问题是母公司求偿的有效性问题。2、由于工具理论是从合同法和侵权法等法律领域中借鉴过来并与公司法人格否认 不利益之经营”,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界定适用从属求偿原则的行为要件,还需要将该行为与适用从属求偿原则所针对的标的来考虑。所谓从属求偿原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88.html -
了解详情
的“契约自由”这一私法基本原则。令多数人感到困惑的是,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的革命性原则确立伊始,就开始了衰落的过程。学者们都指出了合同法的这一趋势,但 印书馆1959年版,第177页。[10]管欧《当前法律思潮问题》,刁荣华主编:《法律之演进与适用》,[台]汉林出版社1977年版,第122页。[11]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06.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模糊认识。对于这些从理论上到实践中都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予以澄清。而对于一部分学者认为民法尤其合同法是劳动合同的基础性法律,当劳动合同没有规定时可以 看作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私的合同”,它相当多的内容已经超越了意思自治的范畴。因此对劳动合同的法律属性,应定位为劳动法范畴,适用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36.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学者在论证和说明这种统一合同法模式在现实中的不合理处和需要完善上作了细致的讨论,如史际春邓峰《合同的异化与异化的合同-关于经济合同的重新 基本理念在经济法中也是作为基本原则存在的,(“平衡协调原则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在多数情况下未必于具体的经济法律关系和经济执法中直接适用,而是作为经济管理、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