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件分类说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分配证明责任的原则。如有的学者指出:“该学说是分配举证责任各种学说中最为成熟的理论,它适合于采用民法典的国家,又在德国、日本经受了 。司法解释也包括对实体性问题的解释和对程序问题的解释。最后,在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规定时,由法院酌定。《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条对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057.html -
了解详情
从上述各国立法例来看,善意取得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从立法范围来讲,外国民事立法都规定只对动产交易依善意取得制度予以保护,而对不动产交易不适用善意 原权利人利益。在上述情况下,登记行为本身均存在瑕疵,而行政诉讼中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应当由行政机关承担,因此若原权利人提起行政诉讼,则行政机关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46.html -
了解详情
是表和里、形式和内容、程序和实体、动态和静态的关系。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可能性的存在是当时热必须履行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原因,故只有结果责任才能真正 情况下的例外规定。形成一个以静为主、动静结合的举证责任分配标准体系,这才是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逐步完善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卞建林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16.html -
了解详情
的。另外,依辩论式的诉讼,诉讼当事人应由诉方在诉中确定,由此也决定了原告应负相应的举证责任,证明诉中所列当事人 与争议实体 :法律出版社,1998,69 [2] 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49 [3] 常怡.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保护的呼声高涨,被害人在各国刑事程序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认为,在此之前,刑事诉讼立法和理论研究只重视如何保护被告人的权利,而今后应当赋予被害人以平等 变通程序的采用:英美国家的辩诉交易;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处刑命令;各国刑事程序中的简易裁判程序。对较轻微的案件,在控辩双方同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8.html -
了解详情
讨论。盖然性标准主要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为了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必须向法官承担说服责任,只要当事人通过庭审活动中的举证、质证和辩论活动使得法官 观察、分析举证责任分配,19世纪以来,德国学者创立的法律要件分类说则另辟蹊径,将审理终结时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状态与法院在此情况下如何适用民事实体法联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13.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的。另外,依辩论式的诉讼,诉讼当事人应由诉方在诉中确定,由此也决定了原告应负相应的举证责任,证明诉中所列当事人与争议实体法律 :法律出版社,1998,69[2]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49[3]常怡。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5.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可以追复,即允许当事人在言词辩论终结前,可以随时提出有争议的陈述,即使在第二审程序中亦然。经追复后,拟制自认即归于消灭,对于原来被视同自 。司法解释虽然规定诉讼上的自认可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但是对于自认是否对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发生拘束力的问题,却未有任何正面规定。事实上,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4.html -
了解详情
显著延迟的或者已释明不能在准备程序中提出并非由于重大过失的不在此限。在德国民事诉讼中,也有排除迟来陈述和证据的规定,只不过在对迟来证据是否 来看,一直是法官包揽一切调查取证工作;新民事诉讼法颁布后,虽然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但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仍然是依赖法官进行的。所以,笔者认为,目前还应适当保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20.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的程序被简化甚至被省略,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带”,笔录也只有寥寥几笔。三是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质证、认证也不够规范。 (新刑法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努力,增加了犯罪分子的合法财产优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④)。但实践中附带民事诉讼的“附带”地位,使其作为一种司法救济制度的应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