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期执行是一个不错的缓冲安排。但《刑法》没有对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情形作出具体规定,在死刑与死缓之间留下了较大的制度空间,必然导致司法实践的差别, 奎案二审是一个典型。 为了防止制度漏洞,吁请全国人大常委尽快修改《刑法》,对死刑和死缓的适用条件作出规定,以有利于统一尺度,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在制定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23.html -
了解详情
是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每年被执行死刑人数是全球其他国家执行人数之和。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立即在全社会废止死刑,全国范围内的各层人民和 放。而罪行极为严重,人身危险性极大的犯罪分子,再次回到社会会造成社会危害的处以死刑。另外,笔者还认为要做好被处有期徒刑的人回到社会后的一系列工作。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73.html -
了解详情
》第48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中国学术界关于死刑存废的主要观点我国在 在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与世界保持一致(当然这种一致并不是完全相同)。死刑作为上层建筑法律的一部分,既受制约于经济基础,又能为经济基础服务。当下市场经济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12.html -
了解详情
、指导思想和司法理念来看,我国司法沿袭自古以来的“重刑”情结,传统心理的惰性使废除死刑难以为普通民众和执法群体所接受,“杀人者死”这是中国老百姓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 ,具有一定随意性;2、对于故意犯罪后经查证属实是否立即执行死刑认识上有分歧。 既然死刑中有不立即执行的规定,这就说明罪犯尚有改造之余地。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96.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每年被执行死刑人数是全球其他国家执行人数之和。任何事情都是一 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立即在全社会废止死刑,全国范围内的各层人民 严格,因此罪大恶极的 犯罪分子轻易出狱的事极少发生。 最后,笔者认为要减少和限制死刑的适用,对于非人身暴力犯罪或情节不严重、过失犯罪增设长期刑或者终身 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674.html -
了解详情
,即被告人所犯罪行极其严重;(2)该被告人所犯罪行虽然应当判处死刑,但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从而刑事裁判文书中对判处被告人死缓的应围绕这两个方面 的判处一般是中、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在最高人民法院以至法律没有作出特别规定。但是如果死刑案件的二审法院和核准法院是同一法院的情况下,从保证复核程序的公正,确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42.html -
了解详情
第211条规定,在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三种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裁定暂缓执行并依法作出处理。 (二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只能是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减刑、假释裁定和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36.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上,不宜通过司法解释采取比立法更严厉的立场,消除法定刑的可选择性,使死刑成为唯一的选择。最高人民法院和有的高级人民法院以往的某些司法解释实践实在令人担忧。 可见 《刑法》第48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缓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05.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最严重的犯罪案件时,即使在通过上述法定刑的选择性的严格考量不得判处死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极其充足的理由必须立即执行的,仍然应当尽量考虑判处 高级法院行使对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定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先后授权广东等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毒品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801.html -
了解详情
中对欧洲中世纪封建专制社会的刑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以过人的勇气提出了死刑废除论。二战结束后,1947年意大利刑法典废除了普通刑事犯罪和平时的军事犯罪的死刑 制度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二是对于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的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