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办事原则,实则是违反司法的程序性和终极性的,也不符合民事关系的性质。一个案件,只要法官依照程序进行了审理并作出裁判,当事人不上诉或上诉 ,《法制日报》1999年11月4日载。[6]参见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新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119页。转引自杨荣新、乔欣《重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0.html -
了解详情
正文】 所谓民事主体,是指得到民法的承认,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自然人或组织。我国1987年施行的《民法通则》按合伙人身份的不同,将合伙分为个人合伙和 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同时也应更好的保护合伙和合伙人的合法权益,明确诉讼中的法律关系。这一举措同时也保护了市场交易中相对人的利益,更好的维护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600.html -
了解详情
交易习惯等认为无需或不便留下直接证据、标的物给付具有私密性、往往没有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在场,事后一般难以收集、提供证据。 第三,测谎机构有的附设在 [16]即使在非常注重程序公正的西方国家的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仍然把发现真实作为民事诉讼的目的。[17]对事实而言,法律是通过三段论来寻求解答的。因此,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258.html -
了解详情
,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十分重视从法律上保障审理者直接接触证据的权利。大陆法系国家在民事诉讼中贯彻直接审理原则,使法官可以直接面对原始的陈述 21]法律适用、事实认定与司法推理中大前提和小前提的确立不是一一对应的简单关系,而是一个交织、往复、融合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在事实认定的过程中,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1.html -
了解详情
称之为具有正当性或正统性。[4](P10)现代民事诉讼的正当性不仅仅局限在法官依据法律进行裁判上面,而且表现在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程序保障上面,即听审请求权保障上面 都会导致一审判决失去正当性。 (二)增设发回重审的条件 我国民事诉讼在第一审与第二审的关系上,总体上实行的是续审制,第二审是事实审,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7.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维护法律平和;3、权利上睡眠者,不值保护;4、简化法律关系,减轻法院负担,降低交易成本。(1)王泽鉴先生对时效存在总结的四点理由,第1点 理论以及据此为基础的立法会更符合或准确地说,会更接近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目标。 七、结语 关于民事诉讼时效的理论在我国的民法学界中进行系统研究的并不多,而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62.html -
了解详情
。 参考文献: [①] 本文主要以美国联邦法院系统所适用的《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为讨论对象。 [②] Mary Kay Kane, Civil Procedure, 法律出版社2001,第125页。 [③] 沈达明编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08页。 [④] Mary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62.html -
了解详情
级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寻求法院裁判的公正与正义,从而实现法律的公正与正义,实现民事诉讼的最高理念。 审判制度作为一种不完善的程序正义为审级制度 和诉讼经济原则的违背。 2、从民事诉讼管辖看两审终审制之不足。首先,不利于摆脱地方保护主义和人情关系的影响。我国法院按行政区域设置,实行块块领导,司法管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8.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见或形成不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证据时限制度便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第二,举证时限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问题。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处分权这是不争的事实 4](转引至)俞宏雷:《试论民事诉讼法的限期举证制度》载《探索与争鸣》 [5]田平安:《民事诉讼证据初探》,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09.html -
了解详情
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第三人的管辖异议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6条的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权对 地方保护主义的目的,任意追加与被告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的外地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并判决该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通过这种方式,受诉法院规避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