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的审查监督。对工会提出的意见,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处理。第二十六条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 。第四十条 对阻挠职工依法组织和参加工会组织的单位,上级总工会和产业工会有权予以通报,并建议其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对随意撤销工会组织的,依法追究责任。 ...
//www.110.com/fagui/law_274540.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时,劳动行政部门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如仍有不同意见,应当报上级劳动行政部门商有关部门处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裁决。但不能超过 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必须及时、准确填报伤亡事故报表。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事故档案,其内容包括:(一)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二)事故调查报告 ...
//www.110.com/fagui/law_221465.html -
了解详情
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外,还应按规定报至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劳动行政部门。第九条 用人单位发生伤亡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现场,组织抢险、 部门批复,并抄送批复机关的同级劳动行政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批复,报上级劳动行政部门备案;(二)死亡1-2人的事故调查 ...
//www.110.com/fagui/law_251481.html -
了解详情
,负责对九人以下职工死亡事故调查结果的批复工作;(四)监督指导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和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和整改;(五)参加生产性建设 监察部门和人民检察院及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三)一次死亡三至九人事故,由省主管部门会同省劳动、公安、监察部门和人民检察院及省总工会 ...
//www.110.com/fagui/law_328646.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负责对九人以下职工死亡事故调查结果的批复工作;(四)监督指导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和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和整改;(五)参加生产性建设 监察部门和人民检察院及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三)一次死亡三至九人事故,由省主管部门会同省劳动、公安、监察部门和人民检察院及省 ...
//www.110.com/fagui/law_275394.html -
了解详情
和乡(镇)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设立调解委员会,应由主管部门内的劳资或人事干部、工会工作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共同组成。 一级仲裁委员会申请复核;复核决定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上级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复核决定,下级仲裁委员会必须执行。第二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 ...
//www.110.com/fagui/law_232712.html -
了解详情
设备、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施安全审查;(七)参加用人单位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在处理意见不一致时,提出结论性意见;负责事故审理和批复,监督事故处理批复 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六章 附 则第五十一条 ...
//www.110.com/fagui/law_157877.html -
了解详情
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国资、税务、工商、安监等有关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第六条 各级 履行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依法不予处罚或者减轻对用人单位的处罚。 调解达成一致意见但未当场全部履行的,当事人双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088.html -
了解详情
、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国资、税务、工商、安监等有关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第六条各级 履行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依法不予处罚或者减轻对用人单位的处罚。 调解达成一致意见但未当场全部履行的,当事人双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529.html -
了解详情
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国资、税务、工商、安监等有关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第六条 各级 履行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依法不予处罚或者减轻对用人单位的处罚。 调解达成一致意见但未当场全部履行的,当事人双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1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