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3]西田典之教授认为,这一定义显然过于笼统,作为实际的判断标准,并无多大意义。[4]对实行行为还要从实质上进行界定。大塚仁教授在 年版,第125143页。 [12]周铭川、黄丽勤:论实行行为的存在范围与归责原则的修正,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5期。 [13]李海东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034.html -
了解详情
直观,更清晰,更容易在具体案件中把握。其二,客观归责理论将过失实行行为纳入自己的体系,使得建立统一的犯罪构成体系乃至于犯罪论体系成为可能。其三,将相当 交往规范、不同的标准人物以及询问的义务和不作为的义务实际上就是论及注意义务的内容。 【作者介绍】邹 兵 西南大学法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刑事杂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997.html -
了解详情
正如诚实信用是民事法律的共通原则一样。《唐律疏议杂律》还强调市场流通的商品必须讲求诚信标准。规定: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 其强调之点为于事犯地方告理,以便于查明事实,收集证据,迅速结案。而刑事案件一般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不由事犯地方州县管辖。直省客商在异地经商所发生的钱债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00.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为了规范司法实践,法律应对撤回起诉的法定事由作详尽的规定。 2.没有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起诉的标准 《解释》第17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需 过窄,应将撤诉案件纳入监督的范围。 【作者简介】 李建玲,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 [1]汪海燕.论刑事程序倒流[J].法学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35.html -
了解详情
威胁、引诱、欺骗等刑事诉讼法禁止的取证方式记录在卷。这样,对于非法取证行为,犯罪嫌疑人除了口头提出外,无法提出实质性证据。 5、证明标准形式化致使非法口供难以排除 的口供,是否有可能使罪犯名正言顺地逃脱惩罚呢?刑诉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04.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公约》的标准来衡量,刑讯逼供至少违反了公民权利的许多条款。 5、刑讯逼供还会严重降低刑事诉讼的效率 (1)刑讯逼供可能冤枉无辜,从而增加案件的错误成本并 的口供,而殆于收集其他证据,当被刑讯者被证明是无辜的而不得不收集其他证据时,调查取证的有利时机可能已完全丧失,导致出现疑案而使效率和效益均为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24.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及相关问题 (一)证明标准的把握 《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第14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 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司法解释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7、《刑事庭审制度研究》龙宗智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70.html -
了解详情
正义的实现途径不再是刑罚与服从,而是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正义的评价标准不是有罪必罚,而是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是否得到修复。报应正义经历过等量到 自诉是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我国刑诉法规定的自诉程序中,有一套类似于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8.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对所有适用免责条款案件的合法性作出判断, 但这些数据确能反映出司法机关在实施《国家赔偿法》中的某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即我国刑事赔偿法实施状况不理想, 非职权行为的证明责任。要证明司法工作人员的行为是个人行为而非职权行为,那首先就要区分职权行为与个人行为。 关于职权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区分标准,学术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19.html -
了解详情
新正当防卫的限度大大放宽,在确定防卫行为是否应负法律上的刑事责任时,必要限度成为参照标准而不再时绝对标准。4、规定了无过当之防卫,即绝对正当防卫。这 能促使社会群起而攻之,则其制止和预防犯罪的及时有效性,便相对大于司法机关的事后究办。可是,许多正当防卫案件的处理,特别是那些为保卫重大利益作殊死斗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