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没有充分发挥法官释明权的作用。例如《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 35 条第 2 款规定: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而 如婚姻法规定原告主张损害赔偿权必须在提出离婚的同时提出,法院受理离婚案件时就必须告知原告。 其次,应当界定法官行使释明权的范围并作为法官行使该权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2.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处理。 一般认为,这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对释明权的最初规定。接着是1993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发布的一系列规定中,主要关于审判长引导 保证程序公正。[4] 第三,适度行使原则。释明权的行使只能在法定范围、依法定程序进行,要防止过度行使释明权。民事 诉讼的过程是一个私权的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0.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2款明确指出,对于受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只限于物质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失。而单纯 实践载《人民司法》2003年10月。 ⑤李辉: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的比较分析,载《法律方法》第八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29.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面,但是,公共利益是抽象的和时代性的,并且提起公益诉讼的范围也不能仅限于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因此,在界定公益诉讼时,应当考虑以下方面:首先, ;(6)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 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4条关于特殊侵权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定,其中有关高度危险作业、环境污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5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这种规定明显太概括、太原则,诸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法律适用、举证责任、取证权利、庭审任务、能否适用调解、能否上诉或反诉、执行监督 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⑤《民法通则》第106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34.html -
了解详情
外人,而限制出境措施一般只能针对案件当事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十章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并不包括限制出境。因此,《民事诉讼法 成立的,裁定解除限制出境措施,理由不成立的,通知予以驳回。四、余论1、可被限制出境人员的范围《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并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2.html -
了解详情
/cgi-bin/cmsd2005.pl.(下载日期:2006年4月3日)。[64]弓:《美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6月4日。[65].S. DistrictCourtsMedian Time Intervals From Filing to Disposition of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1.html -
了解详情
认、免证的范围、有关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对证据的审核认定规则、举证时限、证据交换规则、质证等方面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 再如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存在缺陷 的民事事务调查所、安全事务调查所等私人侦探性质的民间机构都是违法的。被明令禁止的业务范围包括:受理民间民事、经济纠纷,追讨债务,查找亲友,安全防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29.html -
了解详情
依照法律的规定审查判断证据,不能随意扩大证据适格性的范围。至于测谎结论是否属于鉴定结论的问题,最高检《批复》已经明确指出,测谎鉴定结论不同于刑事 湖北、河南、江苏、北京等四个省市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调研的情况,我们基本上可以对中国民事诉讼的现实做一个初步的判断,虽然这种判断未必全面,但应当是比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和完善释明权制度尤为重要。目前,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还没有明确的释明权概念,仅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是否具体、是否属于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范围及受诉法院管辖等实质要件,以及起诉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有无遗漏或错误等形式要件,故立案法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