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机关须对和解协议的形式自愿性以及内容上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刑事和解对加害人的影响既有不起诉、免除刑罚处罚的情形,也包括适用刑罚但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规定等都将3年有期徒刑作为区别对待、作出不同处理的标准。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明确规定,现行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时,应当作无罪处理。疑罪从无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生标准,即对任何一个案件的认定必须依靠确实、充分的证据,如果达不到证明 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后仍然证据不足的,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第140条)。这些说明刑事诉讼法确实规定了应当由控诉方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85.html -
了解详情
不应包含纠纷解决者个人的利益;(3)纠纷解决者不应有支持或反对某一方的偏见。{17}按照此标准,我们即便过度阐释,也无法从这些理念中推论出 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8}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李泽厚.历史本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5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客观性与关联性,又要特别重视证据的合法性;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等方面要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贯彻执行,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切实保护其辩护权 证据规定》第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中,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的根据。以往我们通常所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5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人。刑事和解制度是法国立法者为了解决其诉讼程序的繁杂及效率低下而在起诉与不起诉之间所做的选择,是一种非典型的公诉替代方式。由于这一制度与某些传统 无需经法院院长进行认定。 二是,两者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按照现行《法国刑事诉讼法》第41-2条的规定,适用刑事和解可采用的措施有17种之多(见下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15.html -
了解详情
强制措施与宪法权利联系在一起,揭示强制措施的本质和正当化标准。正如德国学者罗科信所指出的那样:刑事诉讼法上的强制措施均为对基本权利(即宪法权利)之侵犯 年第2期。 {12}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13}{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0.html -
了解详情
涉案财物的追缴可能存在裹足不前或无所顾忌。 与涉案财物界定紧密关联的是涉案财物的判定标准。在我们收集的各地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中,大多是针对涉案款物的保管规定, 《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9条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情况,其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不能扣划存款、汇款,对于在侦查、审查起诉中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2.html -
了解详情
的悲剧不再重演,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制定的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非常强调查明案件事实真相,证明标准正式确立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1982年的民事 证明责任;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原告负有证明责任,这体现在: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行政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63.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英美法系国家中陪审团审判的需要。在正式的陪审团审判之前设立由法官对起诉方证据进行初步审查的程序,就是为了避免浪费陪审团审判的资源和时间。倘若没有 法定证据制度的再认识与证据采信标准的规范化,《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第144-151页。 [25] 《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499.html -
了解详情
对刑民交织案件适用同一标准,混淆了公法和私法的区别,必然导致顾此失彼,甚至审判不公。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依据 ①《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2款 ②《刑事诉讼法》第13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5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移送起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