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对犯罪未得逞采取什么样的处罚原则,才可以由刑事立法者的主观意志决定,而对于犯罪未遂处罚的轻重是可以由刑事司法者自由决定的。我国刑法第23条 的社会危害性,理应严惩不贷。但是把抢劫未遂和对抢劫未遂怎样处罚加以混淆或者加以绝对化都是不应该的。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65.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对犯罪未得逞采取什么样的处罚原则,才可以由刑事立法者的主观意志决定,而对于犯罪未遂处罚的轻重是可以由刑事司法者自由决定的。我国刑法第23条 的社会危害性,理应严惩不贷。但是把抢劫未遂和对抢劫未遂怎样处罚加以混淆或者加以绝对化都是不应该的。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71.html -
了解详情
等行为了。对于男性,包括未满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能被动地接受社会强加给他们的强者角色,无论是受到了怎样严重的性侵犯,都只能徒呼奈何。 (三) 性侵犯 236 条第2 款规定:奸淫不满14 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按规范的刑事立法用语, 以论就是按定罪处罚,所以奸淫幼女不能单独定罪。但原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0.html -
了解详情
来处理,对于所有商业银行来说,其潜在的社会警示作用要远远大于对许霆的刑事处理。因为每一个商业银行都会受到惊吓,因而对此类案件的发生再也不能掉以轻心,不会盲目相信 一名内部工作人员,且其利用工作之便发现该ATM这一秘密后实施的本案之行为,其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我想大体不出三种可能:其一,银行自己承认机器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82.html -
了解详情
对这些相似行为,刑法是如何界定其具有刑法意义上的社会危害性?界定相似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又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呢? 二、古代和现行刑法中有关 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在这一犯罪概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1.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从司法角度看,无论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怎样不一致,都必须严格按照刑法规定认定和处理犯罪;从立法角度看,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 因为,刑事立法根据不同行为的不同社会危害性,对不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安排是不同的:有些事实情况的社会危害性比较严重,行为人即便未达到其目的也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20.html -
了解详情
的成文形式即意味着司法者依法司法,防止司法的专横。唯有定罪合法,才能实现定罪目的,即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刑事追究,从而实现刑法的双重机能 行为进行考察,也即将相似行为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判断对该类行为施以非刑罚处罚能否遏制、威慑一般人实施该类行为。要想切实保障公民人权,防止刑罚滥用而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104.html -
了解详情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究竟应当选择怎样的法律制度,这并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立法推动主义的改革道路有一个难以克服的缺陷,那就是误以为立法决策人士 层出不穷的问题,那些具有积极社会效果、可以有效解决问题的法律改革,往往会受到各级司法机关的普遍青睐。 刑事和解的改革就属于这方面的例子。本来,根据国家追诉主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34.html -
了解详情
邻里纠纷引起,有的甚至还是亲属关系,化矛盾才是关键。刑罚的威严在于对犯罪的人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也警示人们不敢犯罪,更强调罪犯自身对错误的 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一般情况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被告人大部分被羁押在案,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不能亲自参与庭前调解,多数被告人经济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87.html -
了解详情
与自由保障功能正日益式微;在刑事司法日益政治化的今天,作为刑事责任基本原则之一的危害性原则正陷入困境。①那么,危害性原则为何、又是怎样发生蜕变,我们该如何面对危害性 进行规制,以将风险控制在可预期的范围之内。民事赔偿在于弥补损失,并不能承担惩罚过错与事前预防的任务;行政处罚的力度较轻且不具有普遍性。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