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所谓的“违宪审查”制度,也只是徒有虚名的表面文章,并不能改善中国宪政与法治的实际状况。因此,在实现最高意义上的宪法审查制度之前,中国还需要走完一段相当长 制定的法规、规章和其它文件。由于中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是中央的下级政府,因而地方人大的行为也可以被划为“行政行为”。这样,有关法院也可以审查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9.html -
了解详情
非来源于人本身、有些权利被视为纲领性目标而不是将其作为对政府的直接权利主张来对待。我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主体是公民,而不是人,而国际人权法则要求 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7] 对戒严制度局限性以及与现代民主宪政和人权保障的冲突的批判可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4.html -
了解详情
民主制度依法治国谓之宪政。宪政也就是宪治,即依照宪法治理国家。近代宪法的出发点是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所谓宪政的普通意义无非是为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强化社会主义法治,防止“人治”的必然选择。因为,权力一旦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超越于法律制约,就必然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3.html -
了解详情
每一个以民主、法治为权力行使准则的宪政国家亟待解决的瓶颈难题,也是每一位以国家公权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宪法学者必须关注的学科焦点。在此,笔者欲以公民 公民权利的精髓就在于受到侵害时能够得到来自政府的救济与保护。公民在其基本权利受到不当限制,且无法通过其他渠道(如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复议、申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4.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在道德。一句话,法律是主权实体发布的命令,处于主权地位的政府和拥有主权的个人不可能受到严格实在法的限制,界定主权实体的宪法不可能是纯粹和朴素的实在法 具文。“因人设制”也是中国宪法惯例,[75]即使最好的宪法也不例外,尽管它不符合宪政精神,应尽快消亡。既然学界常说中国宪法没有实施,这就必然意味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在道德。一句话,法律是主权实体发布的命令,处于主权地位的政府和拥有主权的个人不可能受到严格实在法的限制,界定主权实体的宪法不可能是纯粹和朴素的实在法 具文。“因人设制”也是中国宪法惯例,[75]即使最好的宪法也不例外,尽管它不符合宪政精神,应尽快消亡。既然学界常说中国宪法没有实施,这就必然意味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02.html -
了解详情
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普通公民对政府的违宪行为将采取极为强烈的对立态度。即使宪法仿碍了政治家的政治计划,或者如果政治家无视宪法却没有任何风险,若这两种 的事。即使认为无法容忍,基于各国宪政经验的不同及对宪政内涵看法的不同,二战后德国、法国设立了与美国“司法至上主义”不同的宪法裁判制度,这即缓解了宪法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85.html -
了解详情
的天赋人权才成立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独立宣言》确立了以人权为根本,权力来自于权利并受到制约的宪政精神。1787年宪法未规定 了联邦商业委员会、证据交易委员会、联邦交通委员会、全国劳资关系局、民航局等为数众多的“独立管理机构”,它们享有半立法权、半司法权,在美国被称为“第四种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73.html -
了解详情
中,所反映出的新宪政对政府的规束。尽管行政宪政化的关注和探讨以及评价会因人而异,仁智各见,但核心问题是追求宪法价值的全面实现,保持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1998.580。 [4][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229。 [5][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地位,等等。公众诉求表达机制作为一个系统是一国政治制度和宪政制度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对有关公众诉求表达机制 方面的优势地位。 [16]正如查尔斯比尔德在《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一书中所说的,现代社会必然产生种种利益集团,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调节各个互相冲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0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