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习惯于独立地来看待一个具体制度运作的合理性问题,而往往忽视该制度与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关照,并从体制的背景角度来加以分析,尤其是我们在建构 方式改革的初期,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落实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把落实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作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一个切入点。然而,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证明责任的认识却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1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排除规则主要调整获得实物证据的行为。3、构成非法的标准不同。刑事诉讼中,所谓非法,主要是从获得证据的程序违法性来判断的,比如说在没有 危害性,因而不断受到现代司法实践的质疑。 [6] 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司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 [7] 最高人民检察院1999年9月发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8.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保全,海事请求保全,比较,发展 一、 我国保全制度概述 1、保全制度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给付请求必须在获得胜诉判决后才能获得执行力并按照强制执行 权要求有管辖权的海事法院采取海事请求保全措施。 3、保全的范围与方法不同 民事诉讼法第94条对财产保全范围与方法作出规定,根据此规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5.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了有益的尝试。1998年6月25日,昆明中院的23次审判委员会通过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针对实践中经常会碰到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在 《新编证据法学》 法律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 4、毕玉谦 著《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 法律出版社 1999年6月第1版 5、叶自强 著《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01.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花大气力: 1.实现从价值理念到制度建构的重点转移 在20世纪,围绕民事程序制度改革进行的理论探讨,与其说是进行制度建构不如说重在制度批判,关于程序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143页。),将是21世纪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更为紧迫的课题。 2.建立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完整的民诉法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98.html -
了解详情
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仍是绝大部分案件的结案方式。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 调解制度作重大改革(以下主要就普通程序而论)。 1.明确规定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和阶段。设立这一程序的目的在于发挥调解结案方式本身具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94.html -
了解详情
常见问题,理当进行充分的举证、质证。对此,笔者的看法是: 首先,对于刑事判决对民事诉讼发生的影响,笔者认为,使用拘束力的概念较妥,不宜使用既判力。因为 是否具有主观过错仅是其免于承担赔偿经济损失的考虑因素。因此,在知识产权民事审判中,在先刑事判决的效力仅是相对性的,是否构成侵权以及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2.html -
了解详情
庭审前进行调解或自行进行和解,从而不必进入庭审程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诉讼的成本;另一方面,双方当事人在庭审前已经做好了充分地准备,尽可能地收集涉及 应在原则上要求当事人亲自到场参与证据交换。 证据交换的次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条有明确的规定: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4.html -
了解详情
(二)举证责任的原则运用 《证据规定》第4-9条,初步建构了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体系,包括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倒置规则和特殊情况 。最高法院之所以明确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是为了尊重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契约。而且,如果当事人能够通过协商解决举证期限,可以减少由于法院指定举证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不方便法院原则适用于香港地区与我国内地的民商事案件,从而有效解决涉港澳民事诉讼管辖冲突。 (五)增加必要管辖法院的规定 解决管辖权的消极冲突,除了 困境。 2,对于异议成立内地法院不行使管辖权的案件可以裁定驳回起诉。由于《民事诉讼法》第38条规定的处理方式均不适用于管辖权异议成立而内地人民法院不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