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必要性。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自由支配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原则,它在民事诉讼调解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民事关系是私法 主要参考资料: ①曾宪义《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邱美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释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4。 ③柴发邦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61.html -
了解详情
目标。如何解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对法官的专业素质、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力、对刑事司法政策与刑事法律的关系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更 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参考资料: ①周汉华著:《论建立独立、开放与能动的司法制度》,《法学研究》1999第5期。 ②徐静村主编《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29.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规定来看,证人出庭作证首先表现为一种义务。 2、证人出庭作证是民事诉讼中查明事实真相的客观需要。美国证据法学者麦考密克(MCC0YMICK)曾经指出 以犯罪论,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或者对未经宣誓的证言不予采信。我国学者基本上承认证人有诚实陈述的义务[3]。但对于如何保障证人如实陈述,法律上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3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由此可见,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调查取证是有法律依据的,因而调查取证对其来说是一项法定权利,且 ,因而失之笼统或片面[4]。如果从取证与举证这一对特定的民事证据法概念和民事诉讼活动的关系上看,举证责任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是一种权利抑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82.html -
了解详情
的收集和审查判断,由此认定案件事实,进而才能适用法律。二者,民事诉讼系私人之纷争,秉承平等原则和辨论原则,诉讼上其有待证证明之事实,以当事人声明证据 ,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这也从一个侧面规定了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四、关于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查证的关系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依《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36.html -
了解详情
和判决书的效力是相同的,均是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这也体现了法院最终解决纠纷的原则。 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权,其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 诸如在离婚案件中涉及第三者的问题,要使错误一方感受到社会所倡导的正确的婚姻家庭关系,转变错误态度;在调解遗弃老人纠纷时,要宣传赡养老人不仅是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48.html -
了解详情
三,讨论案件较少从法理上阐明理由,多从常理或情理上分析;第四,对新型案件和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依靠层层请示解决;第五,能够熟练引用相关法律条文处理 正确,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条法律规定的精神实质。具体有以下几点: 1、全面理解日常生活经验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292.html -
了解详情
,讨论案件较少从法理上阐明理由,多从常理或情理上分析;第四,对新型案件和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依靠层层请示解决;第五,能够熟练引用相关法律条文处理 正确,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条法律规定的精神实质。具体有以下几点: 1、全面理解日常生活经验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66.html -
了解详情
, 没有再对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方法手段加以明确规定,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陷[3].以至在诉讼实务中,当事人收集证据时,处处碰壁,难以甚至根本无法收集到自己需要的证据 待证事实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时;是否有拒绝作证的权利等。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民事证据法》。目前,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立法已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27.html -
了解详情
该条第1款的规定为,在财产事项方面、双方当事人得就解决某一确定的法律关系所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争议的法院进行约定。该项约定得以书面、电报、 我国涉外协议管辖制度的理性思考 为了满足我国入世后的法律要求,促进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完善,在我国现行法律的有益积淀和借鉴有关涉外管辖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