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权、获得发展及参与权、不受剥削和虐待等各种权利,并规定了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即儿童最佳利益原则,指任何事情凡是涉及儿童,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尊重 学报》2002年第6期。 ⑧杨立新:《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载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4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39.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及其结果的区分原则》、《物权法的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反思》、《从几个典型案例看民法基本理论的更新》这些文章中都使用过,这个事例能够很好地说明把握这一点 受人就不能像出卖人主张权利瑕疵担保责任。 对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作如下的分析。(1)买卖合同订立时,标的物是否必须已经产生呢?不一定,标的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46.html -
了解详情
中甲的行为性质及形态作一法律上的分析,并就教于民法学界。 二、代理制度中若干概念之解析及其案例对照 代理制度由德国民法典确立以来,尽管已为大陆法系国家所 法律行为的效果承受人。〔10〕这里所言的民事主体的身份,不仅仅指行为人自己的姓名,而且包括主体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住址等。相对人可以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36.html -
了解详情
深刻、准确地理解实在法(民法)的精神,无法发展出实在法的基本概念。特林登还把沃尔夫的几何学证明方法作为实在法学的唯一研究方法。[23]与特林登差不多 在法学的核心位置,自然法原理需要实在法知识的充实与检验,关于实在法与具体案例的知识越丰富,自然法学的可用性就越强[32] 其三,强调法学各部门的区分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74.html -
了解详情
,进而结合现行法律规定和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对肖像侵权的构成要件作出进一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要出台的民法典关于肖像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肖像、 法律意义:第一,由于肖像反映了自然人的个性特征,因此肖像权的主体只能是特定的自然人,肖像权的基本作用在于以形象标识自然人的人格。第二,肖像权是绝对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64.html -
了解详情
的威望,尤其使查士丁尼皇帝对此极其重视。[47]同时,如前所述,政治制度本身对法学方法的选择也有制约作用。适用判例法,就必须有政治传统来保障法官的地位; 的社会背景的。分析法律现象,同样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关于徐国栋先生的论述,请参见徐国栋:《民法典草案的基本结构-以民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为中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44.html -
了解详情
受法律保护的利益。三种涵义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筑法律人格在民法中的重要地位。研究连体人法律人格,是用上述第二层涵义,即作为民事主体所必须具备的 状态,各国均以年龄和精神状态作为划分标准,以成年和精神健全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基本条件。但其具体做法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二分法,仅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35.html -
了解详情
人法、物法及债法三编制,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民法以德国法律制度为模式发展的基本方向。不仅如此,在具体内容的安排结构方面,也主要以《德国民法典》为模式。如 的实现,并在注释法学派和评论法学派有关交付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概括。此外,德国还有学说汇纂派所带来的概念法学的基础。因此,对于德国法学来说,抽象物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32.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词」不动产物权公示方法,分析,考量,条件论 引言:反思与建构的基点 不动产物权公示制度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方法和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效力, 法律的前瞻性,实质上就是立恶法,某种意义上就是发明一种只能被束之高阁的精美摆设。下面的案例足以彰显这一问题:某甲预购某乙在村宅基地上所建房物,支付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71.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外,经济分析的个人主义与主观主义方法也无法适应旨在调整陌生人共处关系的侵权法的要求。法律的经济分析以主观效用论为基本前提,主观效用论才能推出 ,见 Kotz/Wagner,a.a.O.,Rn119.转引自刘文杰:《民法上的过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页152。在丹麦,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