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理念包括公开、公平、参与、责任性、一致性、理性、司法与非司法救济程序的可得性、合法性与公正。[24] 使用理念(ideals)这个词,意味着我们开始 围绕全球行政法作用的三种不同看法展开的:第一,如前所述,古典的责任制模式或者说是授权模式,目的在于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使得行政体制的下属或外围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45.html -
了解详情
,反而是学术界、环保组织、咨询公司更具优势,因而需要借助参与模式做正当性的补充;参与模式理论的兴起与管制事项涉及多方利益冲突以及管制内容涉及受制于各种不确定 的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以居民代表参与。在国外,为适应不同行政行为所要求的不同正义,听证的形式主要区分为公听会、听证会和单个听证。一般而言,当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38.html -
了解详情
着国家发展方向和大众民生,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受到广泛和严格监督。而法院与政府不同,它不掌握国家命脉,相对于政府而言,它是弱者。实践表明,法院在司法过程 行政权行使的法律监督。尤其是在一党执政,监督资源较少的条件下,由国家检察机关代表权力机关行使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职能,是最理想、最实际可行的监督途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5.html -
了解详情
裁量权的控制是通过司法审查来实现的,并且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即使相对人的权利遭到行政行为的侵害,相对人也可能出于种种考虑而不提起诉讼;即使相对人 权的治理过程。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研究者们往往根据其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对非营利组织赋予不同的称谓,例如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12.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行政主体行政过程模式选择的判定。对于那些选择不当或错误或增加社会负担的行政过程可以进行适当的司法处置。 第二,行政行为方式选择的范畴。行政行为的概念在行政法 的一个抽象。即是说,在行政行为的概念之下可以包括诸多的行为方式,任何一个行政行为都包含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以行政许可行为为例,其中就包括告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94.html -
了解详情
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 标准采用盖然性优势标准;所谓多元,是指盖然性优势本身又不是特定的,依据优势等级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盖然性、确信盖然性以及必然盖然性。具体而言,盖然性标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47.html -
了解详情
从单纯的制约机制转变为制约和激励的兼顾协调。第五,行政行为方式从纯粹的命令-服从模式发展成为强制与非强制手段并用的多样化局面。第六,在程序与实体的 实现的事,往往因为高新科技的积极采用而变得可以做到了。例如,电子眼、行政相对人信用档案库、对于行政行为的定量评估、电算化的裁量基准、电子政务信息平台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49.html -
了解详情
和权利补救,以及对行政权的监督。{7}这种兼顾要求在行政行为的过程中,要兼顾各方利益,而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是能够正确探寻到不同主体的真正利益之所在,这就 平台提供理论支持{15},照应了和谐社会对行政行为模式的要求,即多以非强制性行政行为和谐地达致行政目标。同时,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也为平衡理论注入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79.html -
了解详情
对行政行为(尤其是涉及专业技术知识领域的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时,对行政权予以尊重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当代西方宪政体制的变化表明权力间分立与制衡并非民主国家政治 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既要保权又要控权的立法宗旨,[10]成为行政审判中法院尊重政府合法行为的直接依据。在我国当前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发展模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35.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践中,各国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例如:程序规则在英美国家受到高度重视,甚至被作为实体法规则的替代品,而在德国,行政诉讼更加关心的只是行政行为的实体问题,程序则被认为只具有一定程度的服务功能。[34]在法国,法院也并不坚持对所有程序仪式的严格遵守。 [35]其二,不同形式的法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28.html -
了解详情